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侄辈眼中的真情周恩来
2018-03-05
字体: | 阅读:78|

    春去春回,花谢花开。当中南海西花厅的海棠花又一次含苞待放之际,我们迎来了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的日子。

 

 

 

    周恩来胞弟周恩寿的儿女周秉德、周秉钧、周秉宜、周秉华、周秉和及周秉建,也在以不同的方式缅怀着伯伯周恩来,言及在周恩来身边生活的点滴,他们感触颇多。从他们的娓娓述说中,我们既清晰地看到周恩来那让人敬佩的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也看到总理后人们那平凡纯粹的布衣情愫……

听鹂深处的鹣鲽之情

    周秉德等人在周恩来身边生活多年,看到了周恩来与邓颖超这对一心一意为党为国的革命伉俪,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关心着对方。

    从战争年代一路走来,邓颖超患上不少慢性病。1952年夏天,她又病了,身体十分虚弱,住在颐和园听鹂馆后面一个院落里养病。养病期间,邓颖超从没有影响过颐和园的日常工作,甚至几乎没人知道她住在这里——虽然她经常到湖边散步,但没有随从人员的邓颖超,看起来与普通游客无异。周秉德到了晚年还记得,尽管那会儿周恩来很忙,仍抽空去看望邓颖超。“去时,他常常带着我们3个孩子,显然是想给七妈(周恩来在家族里排行第七,所以侄辈称邓颖超为‘七妈’)添点天伦之乐。当然,这一回回的探望,也得益于在伯伯身边工作的叔叔们的催促和安排。在湖边的绿荫中走走,坐船在湖面上荡荡,正好可以让整天忙碌的伯伯得到片刻的休息。”

周秉钧也有相似的记忆:“当时医生一方面为七妈治疗,另一方面安排她到周围安静、空气清新的颐和园去疗养。伯伯带我们去颐和园看望七妈时,既不警戒,也不清场,走在园内,常与老百姓擦肩而过。那时人少,远处的游人认出他就招招手,近处的就跑过来握握手、说说话,非常自然,非常亲切。”

周秉德清楚地记得,“进颐和园之前,伯伯总不忘提醒工作人员:一定要买门票!警卫人员和孩子们的票都是伯伯自己掏钱买的。进了院子,孩子们‘七妈好’的问候声立即给听鹂馆后面那个宁静的小院平添了几许家的温馨”。往往是周恩来刚在邓颖超屋里坐了一会儿,还没说上两句话,邓颖超便笑着提出:“既然到了颐和园,就别闷坐在屋里,辜负了大好的湖光山色,走,一块儿到外面转转。”有时她又会说:“我天天到湖边散步,今天就不陪你们了。恩来,你带孩子们一块儿去划划船吧。”长大了,周秉德才体会出邓颖超的良苦用心:她身体虚弱,照理说是希望丈夫在屋里和她坐着聊聊天,拖着病体出去陪着走那么多路,她得多辛苦;可是比起自己,她更心疼忙碌劳累的丈夫,所以宁可自己累点儿,也要陪丈夫在湖边走走,实在吃不消时,宁可丈夫少陪自己一会儿,也要让他在大自然里活动活动、换换脑子。周秉德每每忆及周恩来和邓颖超的这些往事,就愈发体会到“相濡以沫”的滋味。

“每次去颐和园看望七妈,伯伯一定会去颐和园的谐趣园走一走。”周秉德说,“伯伯、七妈领着我们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中。一次,伯伯招呼七妈和我们:‘来来来,就在这里拍张照片吧!’”

    直到1988年,当周秉德第一次踏上江苏淮安故土,许多往事才找到答案。走进家乡的勺湖公园和又一勺公园,周秉德觉得十分眼熟,她陡然记起谐趣园,“怪不得伯伯对谐趣园那般情有独钟!当年伯伯漫步于谐趣园的曲径之间,是否就在宽慰自己那无暇念及的思乡之情?在我的印象中,伯伯整天都很忙,很少跟我们谈到家乡。不过,从我看见他钟情于谐趣园,从我听说他乘飞机时曾在淮安上空盘旋3圈,我便真正地感受到他对家乡的深情与眷恋”。

西花厅里的舐犊之情

    1964年10月,周秉德结婚。周恩来将邓颖超在庐山拍的一张风景照作为礼物送给侄女。

    “无论我的家在西安、贵州还是北京,几十年来,无论搬过多少次家,这张照片一直挂在我的床头,因为这是伯伯亲自送给我的最珍贵的结婚礼物。”周秉德回忆说,“当年,七妈像嫁女儿一样,从缎子被面、毛织被面、毛毯、枕套到成双成对的带盖儿茶杯、磨花玻璃糖罐,等等,准备得一应俱全,既漂亮又实用。”

    而周秉钧则坦言,关于恋爱结婚,他一直有个“心病”,那就是他父亲周恩寿的问题。因为“文革”期间,一些红卫兵将周恩寿与几位朋友的聚会诬陷为“反革命聚餐会”,致使周恩寿突然被拘捕。而他的这些心思,周恩来都记挂在心头。当年,周秉钧携女友到西花厅时,周恩来嘱咐女方:“你和秉钧的关系,既不要因为他伯父是总理而有什么影响,也不要因为他父亲在蹲班房而有什么影响。你们完全要从对对方的认识、感情上去确定你们的关系。”

    1969年2月,周秉华从部队复员,被分配到北京印刷一厂当工人。上班后不久,他去西花厅看望几年未见面的周恩来和邓颖超。周恩来问他:“你当了几年兵回来,交女朋友了吗?”周秉华很有把握地说:“我复员以后,打算3年内不谈恋爱,30岁以前不结婚。”周恩来听了很高兴,鼓励他说:“那很好嘛,国家正在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你回到地方后,首先应该好好工作,不要急于考虑个人问题。”

1972年春节后,周秉建回家探亲。在交谈中,周恩来问起她的年龄和今后婚姻的打算,并用商量的口吻对她说:“你将来能不能在内蒙古找一个蒙古族青年啊?你看,过去的王昭君不就是做了蒙古人的媳妇了嘛。蒙古族青年也是很好的,也有不错的,可以考虑嘛。”周秉建觉得周恩来说得挺有道理,更主要的是她真的已经喜欢上草原和那里的人们了,于是当即答应道:“行,我会找一个蒙古族青年的。”

    1979年国庆节,周秉建和蒙古族青年歌唱家拉苏荣在北京举行了婚礼。在家人欢快的笑声里,周秉建的心却有些隐隐作痛:要是伯伯能够看到这一幕该有多好!第二天,周家兄弟姐妹一同前往西花厅看望邓颖超,周秉建和拉苏荣恭恭敬敬地向邓颖超问候,请她老人家对自己的新生活给予指教。邓颖超非常高兴,十分认真地对这两位新人说:“你们要记住,只有事业上的甜蜜,才有爱情上的甜蜜;只有事业上的甜蜜,才有生活上的甜蜜。”

北京医院的离别之情

1975年底,周秉钧休假回京探亲。邓颖超的秘书赵炜神情凝重地对周秉钧说:“有件事要告诉你,本来你七妈想自己说的,但是她一提起来就难受……”说到这里,赵炜的眼圈红了,“你要有思想准备,你伯伯的状况很不好。七妈嘱咐,如果有那么一天,你们都要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是没有儿子,即使有,如果在外地,也不会让他回来的!”听着听着,周秉钧的眼眶湿润了,他点了点头。

    周秉钧说,从那以后,他的心情就非常压抑。“1976年1月8日晚上,我正在开会,一个参谋突然叫我接电话。在那个时候,我最怕的就是电话、电报了。电话是我爱人打来的,她劈头一句就是:‘你接到电报没?’我心里‘咯噔’一下:‘哪里来的?’爱人说:‘北京的,只有一句话,听到消息后,千万不要来京!’我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爱人问我怎么办,我说一定要回去,让她赶紧托人买机票。9日凌晨5点30分,师长打来电话,让我马上听广播。一打开收音机,传出来的就是哀乐。我和爱人乘坐当天下午4点45分的航班赶往北京……”

    周秉宜说:“伯伯的遗体告别仪式安排在1月11日。这是一个星期天。七妈考虑到1月10日是星期六,孩子们还应去上班,不得影响每人的正常工作。家属向伯伯告别的具体时间是11日早上8点,在北京市各界群众8点30分向周总理遗体告别之前,以免影响群众的告别活动。七妈说:伯伯在遗嘱中说,他的后事不能比别的同志的规模大,而且坚决不进八宝山;骨灰就放在水里喂鱼,放到地里做肥料。”

    告别仪式这天上午,周秉德、周秉钧、周秉宜、周秉华、周秉和、周秉建及配偶和在京亲属,到北京医院的告别室向周恩来做最后的告别。看着周恩来消瘦的遗容,想着和他相处的情景,家属们泣不成声。他们绕着遗体缓缓地挪步,眼睛片刻不离周恩来的面容,直到走出告别室……

    周秉建回忆说:“伯伯在长期的战争生活中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一件衬衫总是补了又补,日常饮食从不搞特殊,即便后来条件好了,也只是吃些粗茶淡饭。他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待家人也一样,他要求家人凡事要考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决不允许以权谋私搞特殊。”

    “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我们周家的孩子,没有一个沾上伯伯的光,都是普通老百姓。”回忆起周恩来以往的言传身教,周秉和说:“现在看来,从小伯伯对我们的那些教诲,不仅让我们终身受益,也使我们周家与腐败绝缘。我们永远以伯伯为傲。”

    每年海棠花开的季节,周家子侄和孙辈都要相约到中南海西花厅,祭拜周恩来。当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对他们在政治上的要求、思想上的教育、生活上的关心,沉淀在了他们的血液中,代代相传……

    (摘自2018年3月2日《中国档案报》  作者余玮)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