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浦东:周家渡社区充满未来感的智能养老
2019-08-27
字体: | 阅读:311|
当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各型各款的机器人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更多人开始思索,这些正在改变世界运行方式的新技术能否与养老产业发生“化学反应”,并最终改造这一传统行业?

步入深度老龄化的上海已将这一尚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化作现实。在即将开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会场周边,一批智能化应用场景正在布局,其中有一项就是智能养老。记者近日探访刚刚建成并计划于本月底启动试运行的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为老综合服务中心,感受一下充满未来感的智能养老究竟是何模样。

 

 

 

浦东周家渡社区居民正在体验智能上下肢康复机。  文汇报记者邢千里摄

 

 

周家渡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智能老人车

 

 

周家渡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机器人  孔明哲摄(以上2张图片摘自2019年8月29日《新民晚报》) 

 

数据流通  档案管理摆脱手动

步入周家渡社区为老综合服务中心大厅,迎宾机器人就热情地迎上来打招呼,它还能与来客亲切互动,唱歌、跳舞更是不在话下。一旁的养老顾问点人气更高,只要你把身份证放入卡槽区域,智能设备就能轻松读取你的养老需求和已预约的服务项目。养老数据在后台顺畅流通,档案管理彻底摆脱了曾经由护理人员逐档记录的“手动模式”。

另一边的数据中心,一幅热力图格外醒目。工作人员戚君告诉记者,数据平台根据周家渡街道辖区内老人的住所信息绘成这幅动态图,红色代表着老年人群密度最高的区域,也是养老服务需求最旺盛的地方。根据这幅实时变化的热力图,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就能顺利将细分化的养老服务精准配送到最需要的老人手上,从而避免资源错配。

记者点评:此前,不少人都对智能设备、机器人介入养老领域疑虑重重,原因不外乎这一行业的特殊性。老年人群体对智能设备的接受程度到底会如何?技术又会在养老服务中扮演什么角色?许多养老服务从业者心里都没底。而在养老服务领域里,仍有许多效率不够高、质量有待提升的环节,新技术的介入,恰好可以对这些服务进行“升级迭代”,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体验。

智能照护  解锁养老更多可能

周家渡社区为老综合服务中心内设的长者照护中心有11张床位,数量虽不多,但却承担着更重要的功能——让老人们全方位、近距离体验未来智能养老方式。

长者照护中心的床位流转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在不断深化“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当下,家庭养老、居家养老仍然是主流。如何让老人们居家养老时也能获得与机构养老相当的舒适体验?周家渡街道的“解题方案”值得借鉴。他们给长者照护中心附加了一项新功能——智能照护示范间。

示范间配备了全自动护理床,不仅能自动监测心跳、血压等生理数据,还能侦测大小便失禁情况,尤其适合失能失智老人。部分智能床垫的中间还有个圆形区域,在老人大小便失禁后,它能立即启用自动冲洗模式,并在冲洗后将床垫烘干。

助浴是另一项颇受老人欢迎的服务。记者在现场看到,多款智能浴缸可以满足老人的不同需求。其中一款坐式浴缸,能“开门”进入。为了防止老人跌倒,其设计的高度约为正常浴缸的3倍,可直接将老人“包起来”。另一款躺式智能浴缸则更适合家里居住空间宽敞的老人。

记者点评:智能照护示范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更像是一个适老产品展示区域。在这里,老人们能够第一时间认识、体验到最新、最尖端的养老产品,再从中挑选出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

适老新品  最新科技赋能养老生活

一楼的居家增能体验中心宛如正在举办一场“老博会”,访客如织,其中大多是前来询问中心内设养老院何时启用的周边居民。本想顺嘴问一句的老人们,却不由自主地被一旁种类繁多的适老设备所吸引。这个5G信号覆盖的“迷你老博会”搬来了最潮新品,悠行机器人、上海交大医护机器人……其中,能准确击中老人“痛点”的产品可一目了然——围观人数最多、话题讨论度最高的必定就是。

外形酷炫的悠行机器人是展示区域内的一款明星产品,工作人员称它为“升级版拐杖”。行动力衰退,是不少老人的共同困扰,但他们又对坐轮椅这件事比较反感。这款悠行机器人则是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能帮助截瘫中风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相比于简单地替代老人的部分身体机能,新技术造出的“手”和“脚”不会完全剥夺老人吃饭、穿衣、行走的乐趣,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恢复自己的生活能力。这其实也是业内人士现阶段对智能养老达成的共识。

记者点评:事实上,周家渡街道的这个为老服务、养护和医疗一体化的智能新空间更像是提供了一个“未来养老方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实地调研后表示,将持续关注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多样化服务,为高品质养老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点,让社区老年人群体真正实现“原居安老”。

(摘编自2019年8月27日《文汇报》  记者王嘉旖)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