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宝山月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病房——温柔的生命终点站
2018-08-28
字体: | 阅读:124|
生命最后一刻,你想做些什么?虽没有标准答案,但很多人却在这里找到最佳答案。

 

 

宝山月浦医护人员陪病人下棋。 (资料)

 

一个嗜赌如命的大爷在癌症晚期,与早已断绝一切往来的家人重聚,瞬间老泪纵横;一位举止优雅的阿姨告别人世前,在大家的簇拥下跳完最后一支舞,憔悴的脸上笑容绽放……这里是宝山区月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宝山区红十字护理院)的舒缓疗护病房,被很多患者称为“最后的家”。

与家人团聚后王大爷走得平静

月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月浦中心区域,舒缓疗护病房位于中心四楼,是637平方米的独立区域,有服务、管理、生活辅助三大功能区。这里开放床位12张,每个病室都有独立卫生设施。除配备5名医师、7名护士、3名护工及舒缓疗护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外,还利用区内医疗联合体专家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定期开展专家查房。负责人说:“让患者临终前有家的感觉,不再恐惧,不再挣扎,平静离去,是我们舍得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的原因。”

王大爷是单身,曾嗜赌如命,不仅输光毕生积蓄,还输掉老母亲唯一的房子,兄弟姐妹气愤至极,早已和他断绝往来。当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送进舒缓病房时,已身无分文,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也没有。医护人员得知后,及时启动红十字人道救助专项基金,将他安排在“爱心病房”并发动大家捐款,为他解决生活上的困窘。为尽量抚平王大爷的身心创伤,护士长常嘘寒问暖,为他按摩、读报、剪指甲。王大爷对护士长说起往事:“我非常后悔过去做错了事,现在特别想见到家人!”

为了不让王大爷带着遗憾而走,护士长想方设法与其家人取得联系,一次次电话沟通、上门走访,都吃了闭门羹。但护士长始终没有放弃,她决定先做通王大爷老母亲的工作:“阿婆,王大爷现在认错了,他躺在病床上,最想见的就是你啊!”护士长向老人家讲述了王大爷的病情和悔意,终于触动了老人。老母亲想通了,其他家人也就松了口,大家答应与王大爷见上一面。

见面那天,王大爷一早便起床了,护士长给他理了发,刮了胡子,还给他换上一件整洁的衬衫。这次见面,是王大爷与亲人相隔十年后的重逢,母子俩在病房里抱头痛哭,在场医护人员的眼睛都湿润了。不久,王大爷去世了,他走得十分平静,似乎还沉浸在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

袁阿姨跳完了最后一支舞曲

袁阿姨住进舒缓疗护病房的那一天,几乎所有医护人员都不敢相信她是个癌症晚期病人。

她静静地坐在轮椅上,身着一条碎花连衣裙,虽身形消瘦,但微微笑着十分优雅。袁阿姨的丈夫说:“她对自己的病情一清二楚,住进舒缓疗护病房也是她自己要求的。”

护士在为袁阿姨护理时,发现她带的衣服里多是各种款式的裙装。袁阿姨说:“我喜欢跳舞,过去每天都会去跳舞。现在病了,我还不想放弃,只要有点力气,我会一直跳下去。”护士刘倩倩看着袁阿姨,被她的执着打动:“袁阿姨,我也喜欢跳舞,可我跳得不好,你可以教我吗?”“好啊好啊!”袁阿姨欣然点头答应。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悄悄行动起来。大家把活动室精心布置后,选了个日子邀请袁阿姨一起跳舞。大家推着轮椅上的袁阿姨来到活动室,打开门的那一刻,她便看到粉色的背景墙,看到房间里飘浮着五彩缤纷的气球,到处都是大家折叠的纸鹤和爱心,她哽咽着说:“谢谢你们为我做的一切,这辈子我们能一起跳舞,是我的福分!”

在大家的掌声里,音乐徐徐响起,袁阿姨起身,和她的丈夫,还有医护人员一起翩翩起舞。一周后,袁阿姨病情恶化,再也无法站起身来。那一次舞蹈,成了她生命中的绝唱。

音乐疗法让张先生接受现实

在舒缓疗护病房,很多医护人员都记得这里的第一个服务对象张先生。

四年前,60多岁的张先生肺癌晚期伴骨转移,已失去治疗意义。家人看到他被癌症折磨得极度悲观,心里非常难受。儿女想尽孝,但无奈工作繁忙,基本就靠老伴一人照顾。当时,听闻月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舒缓疗护病房,张先生的老伴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中心。“我只想老张最后的日子少一些痛苦。”

刚入院时,张先生躺在病床上一言不发,对自己的病不能接受,对周围的人很排斥,对护士的工作也不配合,医护人员怎么开导都无济于事。但医护人员没有放弃,一方面用药物缓解他的疼痛,一方面给予他心理疏导。无论是更换床单、整理用物,还是治疗,护士都会与他拉家常,设法逗他开心。有一次,医护人员偶然得知张先生喜欢电影和音乐,床位护士很快从网上下载了他喜欢的电影和音乐,陪他一起看。护士们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入院两周后,家人惊喜地发现,张先生脸上有了笑容,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开始主动跟护士们说心里话,也慢慢接受了病情。张先生这一巨大变化,给了医护人员极大信心,也成了他们辛勤工作的初始动力。

据了解,月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宝山区唯一一家红十字护理院。在舒缓疗护病房中,设有流动爱心病床,每月25日是志愿者固定服务日,志愿者会上门服务,陪病人聊天、读书读报,疏导心理问题。借助红十字会这一平台,舒缓疗护患者也被纳入护理用品免费配送对象。

这个温柔的生命终点站,就这样守护着生命最后的尊严和意义。

(摘自2018年8月28日《解放日报》  记者周楠  通讯员赵荣发)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