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浦东:将“家门口”好去处交给老人
2021-01-02
字体: | 阅读:93|

再过2个月就将年满七十的浦东新区洋泾街道居民叶国珍,每周一和周五都有一个雷打不动的“约会”:骑5分钟自行车,去苗圃路、浦东大道路口的星宇大厦6楼,和一群伙伴们联袂唱越剧。清一清嗓子,摆个兰花指,来一段《红日绿树山花开》,叶阿姨觉得人生惬意,莫过如此。

这份“惬意”始于2020年7月。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整修一新的洋泾街道睦邻点在星宇大厦内对外开放,从此像叶国珍这样的老人,有了一个在家门口活动休闲的好去处。

值得一提的是,此处睦邻点原属浦东新区某政府部门,也就是由区财政集中管理的物业资源,俗称“公务仓”。去年以来,浦东新区区级相关部门主动让渡资源,将142处存量资源以“无偿借用、权属不变、专房专用、用者负责”的原则,改造为社区嵌入式养老设施,新增养老面积1万平方米,做到了“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破解嵌入式养老场地瓶颈

浦东新区是上海市老年人口数最多的区,到2025年将达到120万左右,到2035年达到峰值150万。

目前,浦东全区养老机构共有170家(含长者照护之家),床位31481张,圆满完成了“十三五”的任务指标。不过,虽然数字看着喜人,但面对不断增长的老年人群体,“家门口”养老的缺口依旧很大。浦东新区民政局局长周小平说,“现阶段,老百姓最青睐的养老方式,还是家庭养老结合社区服务,也就是嵌入式养老模式。然而,嵌入式养老遇到的一大瓶颈,就是场地问题,尤其是市中心的老旧小区,本来就寸土寸金,如何才能‘螺蛳壳里做道场’,这让我们很头疼。”

最终,浦东将眼光向内,看中了自家的“奶酪”。在基层调研过程中,浦东新区民政局发现,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委办局在基层拥有不少的闲置存量房屋,这些存量物业大都位于居民区附近,与老百姓“家门口”养老的契合度非常高。如果能将这部分政府资源拿出来,用来建设养老设施,将是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有力补充,同时政府带头,还能起到示范作用,鼓励各方挖掘闲置社会资源。

于是,从2019年6月开始,浦东新区启动实施闲置“公务仓”改建为嵌入式养老的工程,尽管去年受到疫情影响,相关改建工作一度停滞,但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各街镇又纷纷行动起来,最终在2020年底前完成了142处存量资源的改建,如期将“家门口”的好去处交给老人们。

因地制宜按需设置功能

这天,叶国珍和往常一样准时来到星宇大厦。完成一系列严格的防疫手续后,叶阿姨走进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许多伙伴已经等待许久。来不及脱下蓝色绒线帽,叶阿姨就领头唱起了越剧版《我把美酒献给你》,这首曲子是睦邻点越剧班准备在迎新联欢会上表演的节目,老伙伴们已经连续彩排了好几周,大家铆足了劲要在结业仪式上“露一手”。

在叶阿姨看来,重要的是睦邻点为老人们开辟了一个“好白相”的地方,让她们的晚年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我听说,这里原来是政府部门的房产,现在他们拿出来给我们老年人使用,还花费了几十万装修改建,真的特别有心。”

同样感觉到幸福的还有南码头街道临沂七村的居民。2020年7月,他们小区里的南新苑养老便利店正式开张,老人们在这里既可以画画、打牌,还可以用优惠价格点餐订餐,享受助餐服务。不久前,便利店还悄悄经历了一次功能升级,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体质体征检测设备,摇身一变成为了“智慧健康驿站”。老人在这里可以进行身高、体质、血压、血氧、血糖、血常规等检测,每次检测结果都会记录在健康云手机客户端中,以便居民们随时查看。更贴心的是,老人们还可以利用服务终端,在线预约含三甲医院在内的上海公立医疗机构号源,解决看病难的后顾之忧。

这个使用面积达到200多平方米的养老便利店,同样是由“公务仓”改建而来。“过去这里是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的一个员工宿舍,这次他们主动把资源让渡给街道,填补了临沂七村附近没有养老设施的空白。”南码头街道社会服务办副主任王莹说。

大到一两千平方米的物业,小到几百平方米的房产,都因地制宜,按百姓所需设置养老功能,在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的同时,把这些资源利用好,改造好,让百姓满意乐意,是浦东新区改造“公务仓”资源的初衷。

“东西南北中”齐发力

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落实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浦东除了拿出政府资源做养老设施外,还将着眼于均衡、充足、优质,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做好大城养老的“浦东模式”。

周小平说,“十四五”时期,浦东养老工作发展将面临全新的格局,养老工作在浦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定位将从保障基本、兜牢底线向主动服务、强力助推转型。“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把总书记对浦东的希望,变为坚定踏实的行动,在复杂的变局之下,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开辟新局,特别是要以建设‘引领区’为指引,以‘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为目标,把老人需求作为浦东养老‘十四五’规划建设和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把更多善意与温暖体现到规划、管理、服务的每个界面、每个细节、每个角落,努力让生活在浦东的老人感到幸福、骄傲和自豪。”

目前,浦东已经在全区范围启动了“东西南北中”区级公办养老设施建设,弥补一些区域养老设施的不足。该工程包含七个项目,共投入25亿元,将在“十四五”期间新增5900个床位,使浦东百万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1万张。按照计划,今后三年浦东每年有2个大型公立养老机构投入运营,同时要将确保建设的高品质,力争形成“颐养之区、康养之街、和养之院、休养之邸、智养之苑、福养之庭、舒养之楼”。

同时,按照“15分钟服务圈”,浦东还将织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网,鼓励利用各类资源,建设长者照护、日托、助餐等多功能设施,灵活设置养老服务“微空间”,让老年人更好地实现原居安养。

(摘编自2021年1月2日《解放日报》  记者王志彦)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