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静安:静安寺街道升级社区智慧服务平台 让为老服务更精准
2021-03-17
字体: | 阅读:108|
静安寺街道的老人有个“钱袋子”,装的是来自市区两级政府的为老服务补贴。用“钱袋子”里的钱,他们可以享受到街道提供的助餐、理发、扦脚、家政、医疗等为老服务项目,自由选择、自由搭配。居民李老伯很享受这些服务项目,但过去他有个“甜蜜的烦恼”:由于服务项目多,价格又不同,每次他享受了什么服务都要记账,再算算花了多少,还剩多少,尽量将享受服务的支出控制在补贴范围内。“结算有些麻烦。”

 

 

 

 

 

 

最近,静安寺街道升级了“同心邻距离”社区智慧服务平台,通过“聪明”的后台自主结算系统,帮助老人对每月养老补贴实现精准管理、便捷使用;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老人精准“画像”,发现老人的“隐性”需求,不用他们开口,就能送上贴心政策与服务。

帮老人管好“钱袋子”

静安寺街道老年人口占总人口42%,每年街道服务老人超过70万人次。街道为老服务项目多达数十种,选择多,老人可以像在超市挑选商品一样挑选自己喜欢的,就是结算很麻烦。

为让每位老人能自由享受服务,街道设在社区的7个乐龄家园为老服务站点都安排了工作人员,每月帮老人量身定制服务方案。这是相当巨大的工作量。首先,每位老人能享受的为老服务补贴从300元到900元不等;其次,不同服务项目价格不同,每位老人想要享受服务的项目、次数等也不同。由此,一位老人对应一种服务方案。到了下个月,老人如果想调整服务项目,方案会重新调整。以万航社区乐龄家园为老服务站点为例,每月有567位老人享受服务,每个月设计方案那几天,工作人员从早到晚埋头伏案,加班加点才能弄出来。而对老人来说,月初方案排定,月中如果想要变化,也会有些麻烦。

2021年初,街道综合服务补贴的使用规律,自主设计开发了“同心邻距离”的自主结算体系。结算系统为每个老人设立一个“虚拟账户”,后台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标准按月为老人的“虚拟账户”充值,老人享受服务后,后台自动结算,“花了多少,还剩多少”一目了然,便于下一步规划。这一系统也将为老人设计方案的工作人员“解放”出来,腾出更多时间放在其他服务上。

街道还将“同心邻距离”的结算体系与提供为老服务项目的80多家服务单位对接。老人原来到这些服务单位享受服务,需要自己先垫付费用,再拿着发票到乐龄家园站点“报销”,由工作人员帮助老人从政府补贴中扣除。过去,经常发生老人找不到发票的情况,老人焦虑不已。现在,老人不用带钱、不用带卡,到这些服务单位只要“刷脸”就行。“虚拟账户”让老人体验“智慧+数字”,享受服务更多了一份自主和便捷。

开拓更多为老服务项目

借助“同心邻距离”平台的数字化手段,静安寺街道不用老人开口,就能为他们送上关爱。

社区养老顾问小邢的手机,最近收到了由“同心邻距离”平台发来的提示:居民张老伯再过1个月将年满65周岁,他符合享受“老年人综合津贴”的条件。小邢随即联系到张老伯,向他介绍了相关政策,并告知:本市户籍且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可以享受“上海市老年人综合津贴”,携带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至就近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即可办理,每月补贴按季度发放至敬老卡中。张老伯说:“我自己没有想到的事,政府帮我想到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于疫情防控需要,街道的乐龄家园站点采取了封闭式管理,减少了老年人助餐的供应量。但根据大数据“画像”,街道发现:日常有助餐需求的老人,以高龄、健康状况欠佳者居多,这些老人大多行动不便且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买菜成为他们当时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社区团菜”项目应运而生。乐龄家园站点工作人员一周一次到批发市场帮助这些老人团购蔬菜,再送菜上门。考虑到老人的经济状况,工作人员还为老人定制了价廉物美的蔬菜套装,如20元左右有8种蔬菜,可解决一位老人一周的蔬菜需求量。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团购蔬菜需求依然存在,目前每周预订量稳定在150份,解决了100多户老人买菜难的问题。

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同心邻距离”平台为辖区老人建立起“4大类、33个子标签”,从基本情况、生活状况、社区参与情况、享受政策状况等维度,为每位老人勾画出相对全面、精准的个人“画像”。以“画像”为基底,平台细分各类为老服务群体,提高服务资源与服务需求的匹配效率,主动分析需求,实现了“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型,同时多维度、多视角进行分析,开拓出更多全新社区为老服务项目。

(摘编自2021年3月16日《解放日报》  记者唐烨)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