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白居易的养老智慧
2021-06-23
字体: | 阅读:68|

俗话说得好,“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面对衰老,有的人怀旧,思念过去岁月的点点滴滴,从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也有的人怀旧,愤恨自己体力精力大不如前,再也干不出年轻时轰轰烈烈的事业,从而抱怨不断。那么,当衰老来临时,我们该如何正确颐养天年呢?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据记载,白居易自小体弱多病,青年时代又因家境贫困而长期流浪,虽29岁考中进士,但一生仕途坎坷不顺,三起三落,以至于年方四十就发白齿落,未老先衰。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先天条件不太好的人,却活到了74周岁,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可谓是长寿之人。那么,白居易又是如何养老的呢?从他的诗作《狂言示诸侄》中能看出一些端倪。

白居易在《狂言示诸侄》中写道:“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也就是说,我已经给子女操办完婚姻大事了,他们的事我就不再忧心操劳了,今后我就只做他们的生活顾问,只管答疑解惑,让他们各自去发展自己的事业。白居易对待子女的态度值得我们今人学习,要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正是由于白居易有了这样超脱的思想,因此他才能在诗中接着写道,自己是“心安不移转,身泰无牵率。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由此可见,不为子女所累,也是白居易长寿秘诀之一。

孔老夫子在“君子有三戒”中讲,“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也就是人老了,血气跟不上了,就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去拼事业,赚金钱了,否则就会伤身。白居易就严格落实孔老夫子的教诲,上了年纪之后,把一切身外之物都看得很淡。他的这种思想也在《狂言示诸侄》中得到了体现:“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把白老先生的诗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上了年岁了,穿衣不冷就行,吃饭能饱就中,睡觉有个床铺就好,出门有个车坐就行。白居易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公元832年,60岁的白居易为元稹撰写墓志铭,元家给他润笔费达六七十万钱,他全数布施于洛阳香山寺,自己不留一文。白居易的这种看淡身外之物的思想,很符合当代所提倡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就是控制徒增烦恼的精神活动,简单生活,从而获得最大的精神自由。白居易正是有了这个最大的精神自由,才有了他的长寿。

生活中好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抱怨自己过得不如他人幸福。为什么?就是因为不知足。而白居易却是一个非常容易知足的人,他在《狂言示诸侄》中写道:“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生活中像白居易这样不缺衣少食的人很多(人中十有七),但能像白居易这样知足的人却不多(人中百无一)。人们常说,知足即幸福。我们由此推断,知足的白居易的内心世界肯定是幸福美满的,这样的人岂有不长寿之理。

《狂言示诸侄》中的诗句,其实就是他总结的养生之道,细细品读,化为己有,则会受益无穷。

 (摘编自2021年6月23日《北京青年报》 作者赵倡文)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