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上海的社区“养老顾问”上线大半年共接待和服务1万多人次
2018-12-14
字体: | 阅读:53|

上海的社区“养老顾问”上线大半年,全市104个顾问点共接待和服务一万多人次咨询者。这些设在社区公共空间的点位并不总是人山人海,它们像一个个“政策弹窗”,但凡老年人点进“页面”,便能收获精准的、个性化的养老信息。

 

 

越来越多的老人通过养老顾问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养老、照护之所。  文汇报记者袁婧摄

 

以户籍人口老龄化率达到10%那年起算,2019年将是上海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第40年。40年累积的养老服务公共政策如海如山,想要从中辨别、取用适合自己的并不容易,市民政局于是推出了养老顾问角色。养老顾问并不生产政策,而是政策的遴选者、搬运者,有点“私人订制师”的意思。这本身也是城市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任何时候都不能先挂电话”

吕浩斌的咨询台在闵行区莘庄镇的邻里中心大厅,跟托老所、社区食堂在同一栋楼。楼里人来人往,有人发现边上站着个小伙子,就会凑上去有的没的聊几句。有的老人在2018年5月养老顾问制度出台时就记下了他的座机电话,想问什么就打给他。

接待老人很有意思,一些人很清楚自己想问什么,三分钟解决问题,还有一些人在进入正题之前需要铺垫很久,天南海北家长里短起个头,20分钟就过去了。不难想象吕浩斌是多么有耐心的人,他那个装满养老服务信息的大脑,时刻还在进行情绪管理、表情管理。“任何时候都不能先挂电话”,这是养老顾问的一大职业素养。

根据市民政局的统计,2018年5月2日至10月31日,全市104家养老顾问点累计服务事项总数9935件,政策咨询最多,占52.5%,定制化服务计划和为老服务资源咨询分别占22%、21%。老人问得最多的政策问题包括长护险、养老服务补贴、入住养老机构、日托、助餐或送餐服务等政策——这与吕浩斌的经验大致趋同。

问题是,这些政策从出台之日起就不断被宣传,在各级服务部门的各类平台上都能了解,为什么还有很多老人不知道呢?吕浩斌解释,人总是会把注意力分给那些更急迫的事,只要老人感知不到自己的需求,那些政策对他们来说就处在“休眠”状态。而一旦想要“激活”它们,往往又会发现政策门类如此之多、适用情况如此繁复,未免太“烧脑”。这时候,一个耐心的、能把政策文件“翻译”成日常语言的养老顾问就来得恰逢其时了。

城市养老服务发展的“活地图”

静安区大宁路街道的王春生今年74岁,有脑梗、心梗病史,子女长期在国外工作,每年只能回家两趟,前两年爱人因病去世,从此以后,老人家惟一跟人打交道的机会就是每天钟点工上门的时段。他觉得日子太冷清了,找到养老顾问。

养老顾问一合计:首先,他不想去养老机构,只能居家养老;其次,他不缺吃不缺穿,只是少个说话的人——于是为他登记了街道的“老伙伴计划”关爱项目,由结对的“年轻老人”定期探访、陪伴;最后,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态,为他申请了区里的“乐助项目”——在老人家中安装报警系统,降低意外风险发生。

一套“私人订制”,看似轻描淡写,并没有耗费多少资源,却直指要害,改变了老人家的精神状态。

养老顾问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上海城市经年累月培育的政策与资源池——比如,“居家养老服务”是2000年提出的概念,全国首创;由“年轻老人”结对关爱“高龄老人”的“老伙伴计划”始于2012年,那是在邻里互助的社区传统上提炼出来的制度化安排;至于为老年人家庭安装报警系统、呼叫系统等,在市、区、街镇长久以来的“智慧养老”探索中更是常见……上海养老服务发展到今天,绝大部分人都能匹配到适合自己的服务。而养老顾问并不生产政策,他们是政策的摘选者、搬运者,也是城市养老服务发展的“活地图”。

处在需求养成期的养老顾问

在接触养老顾问之前,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需要“顾问”。就像18年前居家养老服务出现时,很多人并不觉得自己需要这种服务一样。

成立于2004年的徐汇区长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社,最初只有3名工作人员,他们至今记得,当年如何逐个走访居委会,“推销”最早期的居家养老服务,比如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他们苦口婆心解释,政府为什么要补贴老年人、哪些人可以享受补贴。长桥社区的“需求养成期”大约有半年,整个上海需要的时间更久一点。如今,全市每年约有30万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服务清单也已多次扩容、升级。

不少受访的养老顾问认为,养老顾问制度也许也处在“需求养成期”。截至10月31日,全市养老顾问点平均每月接待1669人次,平均每月服务事项1656件;单个养老顾问点平均每月接待16人次,平均每月服务事项16件——总量其实不大,有增长空间,并且“用户粘性”也高。

吕浩斌发现,第一眼看到的需求未必是真需求。社区助餐点提供中饭、晚饭,有些老人早上8点就到邻里中心,放下饭盒,四处兜兜转转,跟他聊上几句——有些深藏在平静日常中的需求往往是这样聊出来的。他和邻里中心的志愿者意外地发现,82岁的独居老人李阿姨,每次步行来助餐点竟要50分钟。他告诉老人,助餐点可以提供送餐上门,老人拒绝了,她说,在家吃饭时间很漫长,她需要的是来回助餐点的那份热闹。

从类似的小事中,养老顾问意识到他们也在经历“自我养成”。

(摘自2018年12月14日《文汇报》  首席记者钱蓓)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