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社区“养老顾问”上线大半年,全市104个顾问点共接待和服务一万多人次咨询者。这些设在社区公共空间的点位并不总是人山人海,它们像一个个“政策弹窗”,但凡老年人点进“页面”,便能收获精准的、个性化的养老信息。
越来越多的老人通过养老顾问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养老、照护之所。 文汇报记者袁婧摄
以户籍人口老龄化率达到10%那年起算,2019年将是上海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第40年。40年累积的养老服务公共政策如海如山,想要从中辨别、取用适合自己的并不容易,市民政局于是推出了养老顾问角色。养老顾问并不生产政策,而是政策的遴选者、搬运者,有点“私人订制师”的意思。这本身也是城市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任何时候都不能先挂电话”
吕浩斌的咨询台在闵行区莘庄镇的邻里中心大厅,跟托老所、社区食堂在同一栋楼。楼里人来人往,有人发现边上站着个小伙子,就会凑上去有的没的聊几句。有的老人在2018年5月养老顾问制度出台时就记下了他的座机电话,想问什么就打给他。
接待老人很有意思,一些人很清楚自己想问什么,三分钟解决问题,还有一些人在进入正题之前需要铺垫很久,天南海北家长里短起个头,20分钟就过去了。不难想象吕浩斌是多么有耐心的人,他那个装满养老服务信息的大脑,时刻还在进行情绪管理、表情管理。“任何时候都不能先挂电话”,这是养老顾问的一大职业素养。
根据市民政局的统计,2018年5月2日至10月31日,全市104家养老顾问点累计服务事项总数9935件,政策咨询最多,占52.5%,定制化服务计划和为老服务资源咨询分别占22%、21%。老人问得最多的政策问题包括长护险、养老服务补贴、入住养老机构、日托、助餐或送餐服务等政策——这与吕浩斌的经验大致趋同。
问题是,这些政策从出台之日起就不断被宣传,在各级服务部门的各类平台上都能了解,为什么还有很多老人不知道呢?吕浩斌解释,人总是会把注意力分给那些更急迫的事,只要老人感知不到自己的需求,那些政策对他们来说就处在“休眠”状态。而一旦想要“激活”它们,往往又会发现政策门类如此之多、适用情况如此繁复,未免太“烧脑”。这时候,一个耐心的、能把政策文件“翻译”成日常语言的养老顾问就来得恰逢其时了。
城市养老服务发展的“活地图”
静安区大宁路街道的王春生今年74岁,有脑梗、心梗病史,子女长期在国外工作,每年只能回家两趟,前两年爱人因病去世,从此以后,老人家惟一跟人打交道的机会就是每天钟点工上门的时段。他觉得日子太冷清了,找到养老顾问。
养老顾问一合计:首先,他不想去养老机构,只能居家养老;其次,他不缺吃不缺穿,只是少个说话的人——于是为他登记了街道的“老伙伴计划”关爱项目,由结对的“年轻老人”定期探访、陪伴;最后,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态,为他申请了区里的“乐助项目”——在老人家中安装报警系统,降低意外风险发生。
一套“私人订制”,看似轻描淡写,并没有耗费多少资源,却直指要害,改变了老人家的精神状态。
养老顾问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上海城市经年累月培育的政策与资源池——比如,“居家养老服务”是2000年提出的概念,全国首创;由“年轻老人”结对关爱“高龄老人”的“老伙伴计划”始于2012年,那是在邻里互助的社区传统上提炼出来的制度化安排;至于为老年人家庭安装报警系统、呼叫系统等,在市、区、街镇长久以来的“智慧养老”探索中更是常见……上海养老服务发展到今天,绝大部分人都能匹配到适合自己的服务。而养老顾问并不生产政策,他们是政策的摘选者、搬运者,也是城市养老服务发展的“活地图”。
处在需求养成期的养老顾问
在接触养老顾问之前,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需要“顾问”。就像18年前居家养老服务出现时,很多人并不觉得自己需要这种服务一样。
成立于2004年的徐汇区长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社,最初只有3名工作人员,他们至今记得,当年如何逐个走访居委会,“推销”最早期的居家养老服务,比如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他们苦口婆心解释,政府为什么要补贴老年人、哪些人可以享受补贴。长桥社区的“需求养成期”大约有半年,整个上海需要的时间更久一点。如今,全市每年约有30万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服务清单也已多次扩容、升级。
不少受访的养老顾问认为,养老顾问制度也许也处在“需求养成期”。截至10月31日,全市养老顾问点平均每月接待1669人次,平均每月服务事项1656件;单个养老顾问点平均每月接待16人次,平均每月服务事项16件——总量其实不大,有增长空间,并且“用户粘性”也高。
吕浩斌发现,第一眼看到的需求未必是真需求。社区助餐点提供中饭、晚饭,有些老人早上8点就到邻里中心,放下饭盒,四处兜兜转转,跟他聊上几句——有些深藏在平静日常中的需求往往是这样聊出来的。他和邻里中心的志愿者意外地发现,82岁的独居老人李阿姨,每次步行来助餐点竟要50分钟。他告诉老人,助餐点可以提供送餐上门,老人拒绝了,她说,在家吃饭时间很漫长,她需要的是来回助餐点的那份热闹。
从类似的小事中,养老顾问意识到他们也在经历“自我养成”。
(摘自2018年12月14日《文汇报》 首席记者钱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