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出梅,高温立刻接踵而来。2019年7月21日,上海最高气温创2019年新高,市区徐家汇站达34.9℃,午后全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临近或超过高温线。气象部门表示,晴热将成为本周天气主调,盛夏“闷蒸”体感显著。根据最新天气预报,7月22日最高气温有望达到35℃,可能迎来今夏首个高温预警。
2019年7月21日,在外滩观光平台,市民游客饱受阳光炙烤。 解放日报见习记者赖鑫琳摄
7月21日,火辣辣的高温席卷上海全城。由于东南风的缘故,东部气温相对较低,西部的青浦、松江、金山和闵行四区自动观测站点均超过35℃,这四区已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本周,副热带高压主体始终控制上海,晴热高温再加上较高湿度,“蒸烤”火力全开。气温方面将逐步升高,预计最高气温维持在35℃到37℃,最低气温也达到28℃至29℃,早晚体感并不凉爽。气象部门提醒,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午后至半夜局部地区容易出现的热对流天气,短时阵雨或雷雨皆有光顾的可能性。
2018年上海首个高温日出现时间为5月16日,2019年则较去年晚了两个多月,迟来的高温是否更热?气象部门表示,漫长的梅雨期导致2019年高温迟到。气象数据显示,2009年至今,上海平均首个高温日出现日期为6月18日,最早为2009年的5月11日,最晚是2015年的7月26日。依目前的预报来看,2019年夏天高温出现的时间来得略晚,却也并非近10年来最晚。根据此前气象预报,2019年高温日数预计为15至23天,较常年略多。
气象部门提醒,7月23日将迎来大暑节气,同时也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期。另外,长期晴热酷暑也将导致臭氧污染明显上升,在静稳的天气情况下,空气质量会有所下降,因此,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同时,市民还需注意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摘编自2019年7月22日《文汇报》 记者周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