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4月8日,长宁区分会对全区十个街道(镇)的老龄干部、老年协会会长和185个居委会督导员及志愿者分别进行了“老年人互助睦邻点”项目的专题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共220人。
老年人互助睦邻点活动作为长宁为老服务的一个品牌项目,既是长宁老年文化的创新,也是社区管理的创新。自2010年发展至今,各街镇根据自身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初步形成“一街(镇)一特色”的多元化模式。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为了有效应对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大对“纯老家庭”和“独居老人”的关爱力度,长宁分会根据市老龄办、市老基会的工作要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活动特色,将进一步深化“老年人互助睦邻点”品牌,推进“老年人互助睦邻点”制度建设,要求各街道社区在创新睦邻形式、形成特色睦邻的基础上,大力弘扬拓展睦邻和谐,展示睦邻成果,总结睦邻互助式的养老模式,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让互助睦邻点的老年朋友们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共同营造“相识、相知、相助、相亲的睦邻文化氛围。
为了支持、鼓励社区睦邻点活动开展,今年分会为211个睦邻点征订、赠送《上海老年报》、《金色年代》等4份报刊杂志,资助下拨活动经费20.51万元,还为2195位参加活动老年人购买“银发无忧”意外保险。通过五年多来活动和实践证明,老年人互助睦邻点深受老年人喜爱,成为社区老人居家养老的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