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上海制定颁布《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 6个提升计划和26项主要任务透露“积极老龄观”
2019-06-01
字体:
大
中
|
阅读:70
|
养老既是大民生,也是大产业。老年人口占比接近35%的上海,如何看待老龄化问题?2019年5月30日召开的上海市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传递出积极而乐观的信号——老龄化不是上海的负担,在“积极老龄观”视角下,养老服务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结合点,还将成为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发展动能的重要增长点。
2019年5月31日,《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简称《实施方案》)在上海市政府官网全文发布。作为上海未来一段时期内养老服务发展的指引文件,《实施方案》以6个提升计划和26项主要任务,回答了“如何做好超大城市养老服务”这一问题。上海市民政局5月31日召开专题会议解读了这一重磅新政。
“下一个站在十万亿级风口上的产业”
做好超大城市养老服务,“开放”是一个关键词。上海市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指出,养老既是大民生,也是大产业,正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品质化发展趋势,对提高养老服务和养老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要把全社会的活力更好激发出来,更大力度向市场开放,更多扩大社会参与,更好满足差异化、优质化养老需求。
“着力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是上海近年来一贯的努力方向。按照“放管服”要求,上海相继出台一系列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文件。2017年,上海出台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的意见,在确保公办机构兜底保障功能的同时,明确新增的公办养老服务设施原则上均采用委托社会力量运营方式,目前全市已形成一批市场品牌。2019年,上海又出台了促进和规范利用存量资源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的操作指引,进一步释放市场空间。
正如上海市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所透露的,今天的养老服务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民生工作,也是一项经济工作,引导培育好了“可能就是下一个站在十万亿级风口上的产业”。怎么让市场力量、社会力量更好地参与到这项大产业?政府的制度供给、政策设计非常重要。
面对供需两端“堵点”的“上海方案”
历时半年制定而成的《实施方案》,展示出上海加强制度供给的决心。
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介绍,《实施方案》的制定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在需求侧,着眼于老百姓反映的“住不起”“住不上”“住不好”等问题;在供给侧,着眼于运营主体反映的“盈利难”“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在监管侧,着眼于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均取消带来的“监管难”问题,在实践基础上寻找“上海答案”。
《实施方案》提出“增量”“增能”“增效”的“三增”目标,在深化“9073”养老服务格局、“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推动养老服务新一轮发展。其中,“增效”意指“着眼于活力可持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有效投资明显扩大,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养老服务的效率、效益、效能全面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充分激发,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养老服务市场环境稳健运行”。
从面向供给侧的政策条款中,可见上海进一步开放养老服务市场的安排。6个提升计划之一的“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提升计划”,明确了几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各类主体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拓宽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推动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合作等——它们回应了长期以来广受市场主体关注的问题,小到养老服务企业的“一照多址”登记,大到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首发上市,一揽子举措都瞄准了当下的市场“堵点”。
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做法
在“支持各类主体进入养老服务市场”任务项下,《实施方案》明确,要集中清理废除在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养老设施招投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涉及排斥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参与竞争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消除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在市场中遭遇的“隐形门槛”,被业者视作优化养老服务营商环境、创造公平竞争生态的实质性举措。
养老服务连锁机构遇到的商事登记困扰也被政策制定者注意到了。《实施方案》指出,“对已经在其他地方取得营业执照的企业,不得要求其在本地开展经营活动时必须设立子公司”“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区域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商标品牌,对养老服务商标品牌依法加强保护”。
记者注意到,6个提升计划全部都是跨部门任务,以“支持各类主体进入养老服务市场”任务为例,涉及部门有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知识产权局等。整个实施方案的论证和制定,更是涉及全市20多个部门。这呼应了上海市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的要求:强化养老服务工作的支撑和保障,各区、各部门要加大制度供给、政策支持、工作协同,主动担当作为,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摘自2019年6月1日《文汇报》 首席记者钱蓓 记者王嘉旖)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