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5日 星期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重阳节儿女回家看望父母情况调查
2017-11-05
字体:
大
中
|
阅读:139
|
调查说明
当下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凸显。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0.8%,较上一年增长了0.3个百分点。而按照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就意味着该国进入了老龄化。让每位老人都安享晚年,是为人子女的责任。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法定的“老人节”。在刚刚过去的这个重阳节,您回家看望父母了吗?平时您又是以怎样的方式陪伴父母?您最想为家里的老人做些什么?
对这些话题,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KuRunData中国在线调研,进行了一项“重阳节,您回家看望父母了吗?”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在线调查方式,样本总数1000份。考虑到不同年龄段所承担的家庭与社会角色与责任的不同,在选择样本时,进行了年龄区段划分,其中,22-30岁300份;30-45岁400份;45岁以上300份。总体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四成的受访者在刚刚过去的重阳节,选择了回家陪伴父母;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保重啊,多多注意身体健康”。
只要有空,就会回家看看
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是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记得一位作家说过: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远无法连接。
在当下快速飞转的社会,孝的“链条”是否依然紧扣?面对老去和正在老去的父母,子女们是怎样陪伴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9.7%的受访者在回答“您平时多久回家看望父母一次”时,表示“只要有空就会回家看看”;而这其中,尤以45岁以上的中年人“回家看看”的频率最高,比平均值高出10个百分点,达到39.3%。的确,这个年龄段的受访人员,其父母大多已步入晚年,腿脚不太灵便,思维也不那么敏捷,健康逐渐亮起了红灯,这时候的父母,自然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和陪伴……虽然45岁以上者自身正承担着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但或许正是有了这份压力,对“孝”字才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即便再辛苦再劳累,也毫无怨言。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也有11.8%的受访者表达了无奈——“离家太远,只能过年时回家”,其中,尤以22-35岁的年轻人居多,达到17%。眼下,离家外出打拼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北上广等大都市成了不少年轻人实现职业理想的首选,而代价,则是与亲人的分离。“多少个夜晚,每每想起远方的父母,心头总有些酸楚,只能遥望远方向父母鞠个躬,再用我百倍的努力来换取工作的成绩,也算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吧”。受访者李小姐如此说。
李小姐的话颇具代表性,受访者在回答“最希望为父母做什么事情”这一多选题时,有近半数表示“要努力奋斗实现理想,让父母为自己骄傲”“以己之力帮助父母改善生活”。
至于平时每次回家会呆多久,选择“半天以上”者最多,达到42.8%;其次是“有事多呆没事少呆”,有26.2%;排在第三的是“半天”,有14.8%;“少于半天”者也有11.1%;不过,也有5.1%的受访者表示“吃顿饭就走”。对此我们想说的是,偶尔一次“吃顿饭就走”或许可以解释成您太忙;可如果每次都如此,真的就是不应该。要知道,父母为准备这顿饭,一定是手忙脚乱起早准备,长此以往的“吃完走人”,会让父母伤心的。
倾听,是最好的陪伴
父母盼孩子回家,孩子回来了,父母最希望与孩子怎样相处?是聊聊天还是让孩子帮忙干点活?抑或啥都不要孩子干,就这么安静地呆着?在回答“与父母相处时,您感觉父母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一多选题时,在列出的六个选项中,“倾诉,听他们‘唠叨’家长里短”排在首位,有67.4%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帮他们干点家务”以及“听我讲工作上的事情”,两者数值相当接近,分别为37.1%和35.0%;至于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在经济上给予更多的补贴,选择者最少,仅有13.5%。看来,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来就不是索取。
也许有人会说:我很想回家,可到了家却不知怎样才好,和父母聊天似乎总不在一个频道上。的确,老去的父母可能不懂下一代人的世界,然而这又怎么样呢?对父母而言,你的倾听,就是对他们最好的陪伴。你可以听他们唠叨张家女儿出嫁了,也可以听他们说说青菜多少钱一斤,不要去打断他们,也不要表现出不耐烦;其实,他们说这些,并非是觉得你会在意张家女儿的出嫁,只是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你……当然,他们也非常想知道离家的你是怎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他们或许不明白什么AI、CP之类;对网红、小鲜肉等称呼也不了解,可他们还是愿意听你说,你说得越多,他们会越高兴,哪怕不懂也开心……
好在调查结果显示了不少受访者了解这一点,在“一般以怎样的方式陪伴父母”的选项中,选择“陪父母喝茶聊天”“帮父母多干点家务”者均超过三成;但同时,表示会“带父母出门走走、散散心”者仅占7%。那么,是否可以考虑,以后再回家时,带父母去公园绿地走一圈,散步的同时,不也是个很好的聊天沟通机会吗?
最担心,父母身体不舒服
对于独自在家的父母,儿女们最担心的又是什么?身体健康自然排在第一位,有73.2%的受访者担心父母身体不舒服时没人照顾;除此之外,有40.0%的受访者担心父母过度节省;还有近四成的受访者担心父母因为信息相对闭塞容易上当受骗,表示“没什么好担心的”,仅有8.9%。看来,“儿行千里”不仅是“母担忧”,离家的孩子对父母同样有深深牵挂。
受访者王女士说:“我父母都已年过七旬,两人退休工资都不低,我和姐姐都不需要他们资助,每月我还给父母‘零花钱’,可他们老想着省钱,反复劝他们都没用,真是没辙。”王女士的话带有无奈,却也道出不少为人子女的困扰。
有人称,年轻人觉得老人节省,或许是因为观念不同。那么,观念差异是如何形成的?细想一下,谁不知道新鲜的东西好吃,高档的衣服好看,很多时候不是父母想不开才节俭,而是他们出生的那个年代养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作为苦过来的一辈人,节俭似乎已经成了生活的“基因”。在他们看来,年轻时不节俭,怎么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壮年时不节俭,怎么挣家当让家人过得好点;年老时不节俭,怎么帮孩子买房子、养下一代。这样一想,与其说他们节俭,不如说他们是在用一种奉献或者说是牺牲精神来成全子女。
至于调查中不少受访者担心父母会“上当受骗”,这种情况的确时有耳闻。大多数是一些有组织的、针对老年人的营销,摸准老年人渴求关怀的心理,先用“热情”感动老人,随后推销高价保健品。对这种事,除了要提醒老年人自身提高防范意识外,作为子女,更要检讨自己在生活中是否给予了老人足够的关心。如果能时常嘘寒问暖,让父母时刻感觉你在他们的身边,他们还会那么容易上当吗?
担心这担心那,那么,作为子女,最希望父母做的事情又是什么呢?在回答这一多选题时,“少些操劳,少些烦恼,笑口常开”是受访者最大的心愿;还希望父母们能“注意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相互体谅,彼此尊重,一家人和睦相处”。
心里有老人,天天都是重阳节
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经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中第十二条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从此,重阳敬老,有了法律上的保障。
有人说,既然重阳节敬老被写进了法律,那么,这一天理所当然该单列为法定节假日。您同意这一说法吗?调查中,虽然有不少受访者觉得“可以考虑”,但也有超过三成的受访人员认为,“只要心里有老人,天天都是重阳节”,对老人的关爱,不应该局限在重阳节这一天,面对“白头老母遮门啼”,什么时候回,多久回一次,终归还是要看子女自己用不用心。只要有心,天涯海角都能朝发夕至;若是无意,近在咫尺也难得上门。
在重阳节这一天,作为子女,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啥?“保重啊,多多注意身体”,是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受访者最想对父母说的话;“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这句浓浓温情的细语,也有占比20%的受访者选择,而其中,尤以35-45岁者为最多。
尊老爱老和助老,正在成为全社会积极向上的风尚。不少受访者表示,应对老龄化社会,除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政府部门也应积极作为,加快发展和完善养老服务产业,同时从制度建设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刚刚结束的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由此可以想见,老年人真正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日子,不会遥远。
(摘自2017年11月5日《解放日报》原标题:重阳节,您回家看望父母了吗?策划撰稿:王玲英 褚觉美 李雪 王长伟 赵雪平)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