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把握降压秘诀 稳定控压持久达标
2020-10-13
字体: | 阅读:118|

心脑血管慢性病的起病、进展以及转归,都少不了血压的作用。血压的管理颇受关注,尤其秋季和秋冬换季时,天气变化多,气温波动大,高血压控制不佳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容易高发。要想管好血压,并且持续稳定,其实是有诀窍的。“全国高血压日”前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王继光教授详解血压管理五大秘诀。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伴随终身的慢性病,无法治愈,中老年人群更为常见。高血压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一般5-10年后就会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脑血栓、肾衰等可怕的疾病都是高血压种下的恶果。人们面对高血压并非无计可施,可以通过精准测压、用药治疗、作息调整、营养改良、情绪管控等综合措施来实现血压达标,并且坚持终身,终身受益。

秘诀一:精准测血压

血压的准确测量是高血压诊断、分类、危险度分层及治疗指导的基础。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测血压。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会自备血压计在家里自测,这是自我管理血压的好方法,值得推荐。需要注意的是,自行测血压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测量前30分钟内不要运动、不吸烟、不饮咖啡、不饮酒;测量前排空膀胱,坐靠背椅,裸露上臂并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双腿不交叉,双脚接触地面;袖带应均匀紧贴皮肤缠于被测者裸露的上臂,袖带气囊中线位于肱动脉表面,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约2-3厘米,听诊器体件轻置于肱动脉搏动上。自测血压应与在医院内测压的方法、流程一致,这样测得的血压基本上能真实反映个体血压状况。其他花里胡哨的测压手段不予考虑。另外,血压计需要定期校准。

秘诀二:遵医嘱服药

很多高血压患者不清楚自己的血压需要控制在多少范围之内。要知道,年龄不同、心脑肾等合并症不同,对血压达标值的要求亦不同,比如二三十岁年轻人的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老年人血压,收缩压小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90mmHg;合并肾功能衰竭者,血压目标为小于130/80mmHg。血压平稳达标、长期达标,是减少合并症发生发展的关键。

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应该了解自己的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及时治疗。临床上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都是适合长期服用并且安全有效的。所谓“换季要换药”“天热可停药”等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不可轻信。降压药不是“神药”,用药后需观察一段时间,了解疗效和副反应。当血压控制良好,已经达标后,仍应该规律服药,不停药,不换药,更不添加其他药物。频繁更换药物不利于血压控制。只有血压下降到低血压(90/60mmHg)及以下时,可按医嘱减量或停服。

选择降压药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患者个人的情况综合考虑。一般只建议在血压调节效果不好的时候,先考虑调整剂量,再考虑换药。无论是调整剂量还是更换药物,都应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而不是听取“隔壁邻居老王”的建议。如果患者一时在医院没能配到服用的药物,也可以凭处方在药店或者网上药店购药。

规律服药也可以由降压药盒上的二维码辅助实现,扫一扫就可以设定定时用药提醒,减少漏吃、少吃等现象,还有专家权威科普知识,有助于提高血压控制率。

秘诀三:作息有规律

高血压患者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一天睡眠7-8小时,不要熬夜。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尽量避免参加活动量剧烈的体育项目。

秘诀四:营养要均衡

吃得过咸、大量饮酒、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要限制钠盐与各种“隐形盐”的摄入量,每日盐量控制在2-5克以内。喝酒能够引起全身血管的暂时性扩张,继而刺激血管平滑肌痉挛,出现头疼、头晕、胸闷,使血压反射性增高。过量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则干扰人体脂质代谢,不利于血压控制。高血压患者要遵循营养均衡原则,做到低盐、少油、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

秘诀五:淡定少焦虑

焦虑情绪可导致或加重高血压。情绪激动,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也容易发生高血压。调查发现,性格争强好胜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要大于其他性格的人。因此,高血压患者积极的情绪管理,有助于血压控制。

(摘编自2020年10月12日《新民晚报》  作者魏立整理)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