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环境日到来前夕,上海2019年6月3日向公众呈交了2018年度生态环境“成绩单”,结果显示,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申城环境质量正进入近年来的最佳阶段,包括PM2.5在内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创下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地表水质量不断改善。但与此同时,一些新挑战也开始涌现,特别是在2018年的69个污染日中,有超过一半的“罪魁祸首”不是PM2.5。
制图:李洁
环境质量近年来最佳
在所有环境指标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空气质量。根据《2018年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上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6天,比上一年足足增加了21天,其中“优”有93天。2018年,上海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四项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均创下历史最低值。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较基准年2015年下降32.1%,距离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达标线”(35微克/立方米)仅一步之遥。
水环境方面,随着近年不断加强截污治污力度,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全市主要河流的259个考核断面中,劣Ⅴ类断面占比为7.0%,较2017年下降11.1个百分点;水质达Ⅱ到Ⅲ类的占27.2%,Ⅳ到Ⅴ类占65.8%。主要污染物指标中,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1.4%和1.9%。全市四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值得一提的是,6月3日发布的年度《公报》,由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和往年的《环境状况公报》相比,名称上增加了“生态”两字,内容上也加入“生态要素”,包括地下水、海洋环境质量等。结果显示,2018年,申城地下水水质和海洋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此外,《公报》中第一次出现了“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这个指标,经过对2017年相关数据的评价,EI指数为62.6,等级为“良”。公报认为,总体上,全市“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上海环境质量的进步,是对全市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努力的一种回报。《公报》显示,2018年,上海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实施11个“专项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推进了30余项改革任务。
2018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形成“1+1+3+X”的综合体系,出台包括新的“三年环保行动计划”、新的三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文件。全市聚焦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结构等,实施了包括“减煤”“减硝”“净水”“增绿”等11个专项治理行动。
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2018年上海确定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方案,启动新一轮生态环境机构改革。在法制建设层面,完成了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九段沙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的修改。
有力的执法是确保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的重要手段。2018年,全市环保处罚金额首次突破5亿元,已连续五年上升,金额几乎是2014年的5倍。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全市环保查处案件数量较上年减少约三分之一,与处罚金额的增长相对照可以看出,上海对单个案件的处罚力度有了进一步提升,环保执法越来越体现出威慑力。
出现新问题新挑战
在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大背景下,6月3日的《公报》中也折射出一些新问题、新挑战。
以往,谈到空气质量,人们总是会联想到PM2.5。不过,2018年上海全面完成了燃煤锅炉的清洁能源替代,散煤的使用几乎绝迹,而且PM2.5浓度已逼近“达标线”。在此情况下,2018年全市出现的69个污染日中,首要污染物为PM2.5的为26天,占比不足40%;超过一半的污染日(35天),其首要污染物是臭氧。事实上,就在上个月,上海出现了2019年以来唯一一个重度污染日,首要污染物还是臭氧。
当然,根据《公报》,2018年的臭氧污染指标(“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较上年降幅达11.6%,全年来看也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总体上,此前四年,在PM2.5浓度显著下降的同时,臭氧浓度却持续上升,因此,臭氧治理必须被提到更重要的位置。
臭氧的成因比PM2.5更复杂,有效治理也更有赖于对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等进行控制,涉及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好消息是,2019年下半年,上海将提前执行新车排放的“国6”标准,并首次对高排放的老旧铲车、叉车等非道路移动机械设定禁行区,这都是为治理臭氧污染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此外,海洋环境质量可能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短板。《公报》显示,2018年全市海域符合第一类、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位仅占10.8%,劣于第四类标准的却占70%以上。几天前国家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8中国生态环境公报》中也表示,沿海省份中,浙江和上海的近海海域水质“极差”。
(摘自2019年6月4日《文汇报》 首席记者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