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五个新城”中医医疗资源提质扩容 —— 《上海市中医药条例》5月1日起正式施行,让老百姓享受优质可及的中医药服务
2021-04-30
字体: | 阅读:109|

    国际针灸推拿中心、中医药特色小镇……徐徐展开的“五个新城”建设计划里,海派优质中医药资源的注入令人期待。这将是一次更持久的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提质扩容进程,背后由《上海市中医药条例》作为新纲领文件持续推动。

一场新冠疫情让人们目睹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为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中医药的潜力和活力,《上海市中医药条例》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近日,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胡鸿毅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份条例在总结固化上海中医药工作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健全本市中医药服务体系、支撑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上海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优质中医资源注入“五个新城”

日前,上海“五个新城”医疗资源规划出炉,让郊区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医疗资源,中医药服务也不例外。

胡鸿毅介绍,“十四五”期间,上海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曙光医院、岳阳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为四大龙头,构建东南西北四大区域中医医联体,由此形成“市—区—社区”梯度支持的联动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水平。

在此基础上,上海正进一步加大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布局,特别是明确将优质中医医疗机构向“五个新城”延伸。条例明确,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等部门应统筹规划中医药产业发展,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和服务平台建设。这也就意味着,如何打造与“五个新城”产业和发展定位相匹配的中医药医教研产特色产业园区将成为未来发展热点。

目前,上海中医药大学已签订了多个区校战略合作协议,新城区域中医医院提质扩容的背后均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助力。比如,松江新城将与曙光医院联手推进方塔中医医院总部院区及南部院区建设工作;浦东“张江药谷”与奉贤“东方美谷”,将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化“双谷联动”机制……胡鸿毅表示,希望借助医联体的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五个新城”中医药机构医教研的专科化、特色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中医特色服务。

建溯源体系,保障中药品质

中医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上海市中医药条例》专辟一章“中药发展与管理”,在保障中药“品质”上开足“马力”。具体怎么做?胡鸿毅说,这份条例明确加强了溯源体系建设,要求严格落实在道地药材产地建设种植养殖基地、建立信息化追溯体系、建立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完善相关采购政策促进中药饮片优质优价等,保障中药品质,让老百姓吃到好药。

《上海市中医药条例》也对中药饮片代煎服务作了规范,对医疗机构代煎药服务进行严格管理,对代煎机构委托代煎的资质规范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药品监管等相关部门加强对代煎服务的质量监督管理。

为更好发挥中医药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治未病”的作用,条例明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为辖区内中医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在此前公布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上海已率先提出推动中医药融入社会治理体系,以创建中医药特色街镇为抓手,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防、治、康”一体化。2019年,上海开始中医药特色街镇建设,推出社区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品牌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络脉将深入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胡鸿毅说。

期待更多经典药从上海走出

在中医药的发展道路上,并非中医人一家“关起门来就能做好”。在胡鸿毅看来,在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全社会中西医并重的意识更强了。

胡鸿毅说,针刺麻醉、砒霜治疗白血病、麝香保心丸、胆宁片等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经典药、经典治疗方案诞生在上海,背后无一不是跨学科、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的背景,它们最终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舞台。这表明,中西医并非互斥,而是相辅相成、协同发展。

如今,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又迎来新浪潮。胡鸿毅介绍,《上海市中医药条例》首次明确,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需要做到中医科全覆盖。同时,围绕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高地建设,上海计划依托高水平综合医院和一流专科医院建成3至5家有重要影响力的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并辐射长三角区域。

胡鸿毅补充,开展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建设,不仅将强化西医医院的中医科室建设,更关键的是,要将中医药元素融入西医知名大医院的发展规划、管理流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医院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条例同时明确,本市支持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推动中医药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

此前,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宣布强强联手,成立“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研究院”。对于这一中西医高水平院校“第一次亲密接触”,胡鸿毅说,这是大势所趋,“希望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在临床上创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西医结合成果、方案、技术路径,完成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

 

 

 

(摘编自2021年4月30日 《文汇报》 记者李晨琰)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