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为老公益,深化多元协作机制。4月14日,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徐汇区代表处组织召开首次徐汇区为老公益伙伴联盟座谈会,徐汇区代表处会长彭秋萍,徐汇区民政局副局长、区代表处分管领导谢黎,徐汇区养老事业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区代表处秘书长沈海蓉,以及10家联盟伙伴单位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彭秋萍主持。
彭秋萍首先对联盟各伙伴单位的支持表示了感谢,通报了徐汇区代表处基本情况与为老公益工作开展成效,介绍了联盟组建背景及运作构想,强调社会力量在持续推进徐汇区为老公益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提出三点想法与希望:一是凝聚共识,增强为老公益责任感。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为老公益新格局,并通过价值引领、资源整合双轨联动,引导各类养老服务企业、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主动作为,找准参与为老公益的切入点,力求基金募集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群策群力,建立信息共享服务网络。搭平台、建机制,推动跨行业、跨区域信息互通与共享,更好地进行资源调配与服务优化,力促公益项目得到深度拓展。三是品牌焕新,提升为老公益品牌影响力。在回应老年人急难愁盼关键点上精准施策,多措并举,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顺老意”、“接地气”的为老公益项目,谋求品牌建设取得社会认同。
随后,谢黎就徐汇区养老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指出近年来徐汇区养老服务稳步发展,经历了养老服务供给从兜底到普惠、养老服务体系与专业人才从有到优等一系列转变,并聚焦品质提升与体系优化推出“十大重点工程”,系统规划全区养老工作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方向,着力围绕构建5家兜底保障型+普惠型+品质型养老机构矩阵;创新“15分钟无障碍生活圈”,同步优化适老化社区公共空间,推进助医、助浴等六助服务与智能监测;加强认知障碍全链条照护,深化社区医养资源联动;培育银发经济协同发展良好环境等工作持续发力。
会上,各单位就居家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科技赋能智慧养老、“老伙伴”互助式养老等多个领域实践经验进行了交流学习,并围绕积极发挥各单位优势与资源持续支持为老公益工作、激励更多社会力量投身为老公益事业,展开了充分讨论,达成了多项重要合作共识,力促进一步将老年人的需求转化为可感、可及、可享的养老服务。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徐汇区代表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