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1月05日 星期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还江于民 还岸线于民 还景于民 申城魅力水岸很迷人
2017-12-31
字体: | 阅读:101|

“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2017年12月31日全部贯通。2018年的元旦,浦东滨江、黄浦滨江、徐汇滨江、杨浦滨江等都会举行滨江健步走等公共活动,兑现市委、市政府对全体上海市民的承诺。”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巡视员、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办办公室副主任朱剑豪说。滨江45公里公共空间全线贯通,既满足市民的生态需求,也给游客带来更好的品质体验。

  贯通开放  规划终于实现

  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45公里终于贯通,实现“还江于民、还岸线于民、还景于民”,将上海最精华、最核心的黄浦江两岸开放给全体市民,让百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有了切实的获得感,也有了更多的幸福感。

  朱剑豪表示,滨江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工程的建设者们,充分发挥“5+2”“白+黑”的实干精神和奉献精神,确保了45公里公共空间在2017年年底贯通开放。

  对于许多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一定会记得外滩的“情人墙”。那个时候,一道用水泥砌的防洪墙,却是上个世纪70至80年代上海最浪漫的地方。随着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在黄浦江东岸,也有了一段亲水路段可近距离看看黄浦江。然而在那个时候,黄浦江两岸还主要是生产岸线,各类码头摩肩接踵。2001年,黄浦江两岸开发方案进行全球征集,提出鲜明的定位,黄浦江两岸由原来的生产岸线逐步转变为生态生活岸线:让城市重回滨水,黄浦江要成为人民之江。

  2002年1月10日,上海市委、市政府为了重塑黄浦江两岸功能,宣布实施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从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黄浦江两岸逐渐突破了码头、仓库和工厂的包围,取而代之的是滨江绿地和创意园区,而2010年的世博会,更成为两岸发展中画龙点睛的一笔。黄浦江两岸开发之前,沿岸仅有老外滩和小陆家嘴两处滨江公共岸线。十年后,滨江绿地和公共开发空间面积596.8万平方米,亲水岸线长度23公里,对公众开放的亲水岸线长度20.5公里。但两岸公共空间仍存在着形式单一、断点较多、公交不便、配套不足等问题。

  2014年,上海印发了《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2016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指出,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到2017年年底基本实现贯通开放。

  “从2016年8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同志提出,到2017年年底,基本实现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共45公里公共空间的贯通开放,到今天,45公里滨江公共空间全线贯通,整个过程就像是足球比赛中的‘临门一脚’。”朱剑豪说,“如今的上海市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亲近这条与日俱新的河流。”

  管建并举  功能更加完善

  “‘还江于民’只是第一步,接下去我们还要‘管建并举’,强化已开放公共空间的运行管理。”朱剑豪说,“修复黄浦江的生态环境,提升黄浦江两岸的社会功能,是贯穿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原则。接下去我们思考的是如何促进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功能,聚焦两岸范围内重点发展区域,打造上海新的城市亮点。” 

  据介绍,45公里滨江两岸公共空间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公布、统一指导”,正式印发《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设计建设导则》,明确了统一的建设设计要求,并对“漫步、跑步、骑行”三根道的设计尺寸、铺装材质、面层色彩、施工工艺和标识系统等进行了规范和细化,“同时在公共空间的公共设施,比如公共厕所的设置上也进行了统一规划,并按照最高标准建设。接下去,不仅要让公共空间周边的人们能够享受到开放带来的便利,也要让所有人能够方便地来到滨江沿岸。

  朱剑豪表示,目前滨江公共空间周边的一些绿地正在建设中。同时,配套公交线路规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们将围绕世界级旅游精品、黄浦江体育产业发展轴和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两岸地区‘水陆联动’特色功能的完善。” 

  过去,黄浦江两岸大都是厂房仓库、装卸码头、修造船基地等,在滨江公共空间的贯通过程中,每一处老建筑的保护、修缮和使用都经过反复论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建筑,优化城市空间,延续城市文脉,留住黄浦江的记忆。朱剑豪说:“在45公里公共空间基本贯通之后,我们将利用原有的煤炭码头、粮仓、船坞等工业遗存进行改造,打造文化集聚带。” 

  “如何让这些遗存获得新生,对上海是新探索、新挑战。而黄浦江两岸的新生,也是上海转型发展的缩影。”朱剑豪表示,这也是下一步重要的工作。 

  卓越的全球城市,需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卓越水岸。滨江45公里公共空间全线贯通,既满足市民的生态需求,也给游客带来更好的品质体验,更将助力上海建设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滨江漫步   景色各具特色

  浦东 优雅滨江大道

  滨江45公里公共空间带给市民游客的不仅仅是一条优雅的滨江大道,更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浦东滨江贯通坚持‘城市生活与滨江空间交织互动’的理念,以绿廊、高桩平台为主要的开放空间载体,通过22公里连续的慢行系统串联沿江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镶嵌不同区段特色的自然环境、标志景观、运动休闲场所和配套服务设施,展现浦东滨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特色性,打造成公众休憩旅游、健身运动、体验自然的城市公共空间。”东岸集团浦江事务协调部主任孙强说。

  徐汇 透气绿色岸线

  “我们以龙腾大道为核心打造最‘透气’的浦江岸线,把徐汇滨江塑造成最开放、最便捷、最绿色、最具魅力的开放空间、生态空间和人文空间。”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忠辉说,“下阶段,在贯通基础上继续做好延伸以及品质和功能的提升。一方面开放空间的建设向南延伸与闵行对接,向腹地渗透形成整个区域的慢行生态网络。另一方面,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满足市民游客各类需求,建设美术馆大道和亚洲最集聚的剧院群落,实现大家对美好滨水生活的向往。更重要的是带动腹地建设,推动区域的整体发展,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创新金融互为支撑的产业结构体系,加快西岸传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努力实现建设全球城市卓越水岸目标愿景。”

  虹口 特色码头文化

  虹口素有“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之美誉。为实现“虹口文化”在滨江的体现,虹口区在推进贯通工作时充分利用滨江空间以及邮轮码头的玻璃围栏,打造了一个体现虹口特色的码头文化“露天博物馆”。据虹口区重大工程办公室主任宣一洲介绍,虹口在文化长廊玻璃墙上,有着用图片和二维码展示的“码头衍变”、“西学东渐”、“名人踪迹”等故事,市民游客可利用虹口滨江“全球最快”公益WIFI轻松扫码,领略浦江两岸风景的同时,了解浦江沿岸的百年历史。

  杨浦 “后工业”蝶变

  “杨浦滨江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一是在工业历史遗存的保护利用中,突出历史与未来、科技与文化、技术与艺术的交互式体验,全方位打造新文化经济,助推创新产业的加速发展;二是在滨江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建设中,‘点缀式’的布局、体验式的场馆和活动,打造功能复合的生态绿地,提升滨江区域活力。”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项目部经理刘绍旭表示,杨浦滨江将按照以人为本、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原则,围绕“新阶层、新工业、新用途”,致力于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进一步诠释以开放创新为要素的新水岸,成为汇聚国际资源的创新引擎,实现“后工业”时代的蝶变。

  黄浦 亲水平台长廊

  黄浦区滨江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姜澳米表示,黄浦滨江“三道”基本贯通只是阶段性目标,我们将继续立足于提升滨江公共空间的品质、文化内涵和功能,回应市民期盼、满足群众需求,让更多市民群众更好地享受黄浦滨江公共空间的良好环境,“像远望1号已于2017年10月14日正式亮灯,造船雕塑、工业遗存产品展示景观方案正在推进当中。到2018年底,市民可从老外滩经十六铺,通过全面建成的南外滩滨水区2.2公里,一路通过亲水平台走到南浦大桥。”




黄浦滨江南园段


 (摘自2017年12月31日《新民晚报》  记者方翔文  杨建正图)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