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参加开国大典的年轻人陈震中
2019-03-28
字体:
大
中
|
阅读:148
|
在迎接建国70周年的日子里,我拜访了参加开国大典的年轻人陈震中。
陈震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留影
很早我就从书上知道陈震中先生1946年6月23日作为上海各界人士代表团的11位成员之一,赴南京作“反内战,要和平”的请愿,可是书上对他的具体情况介绍得很少。甚至还有的书上用一个“等”字,把他的名字省略掉的。30多年前,雷洁琼副委员长在向我们讲“下关惨案”时,着重提到在“下关惨案”中,被特务打得流血最多的、几乎打得像死人一样的是陈震中,这一下引发我对陈震中的景仰。
后来我又向赵朴初先生、梅达君先生打听,知道陈震中在“下关惨案”前是美国办的圣约翰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因为提出在中国领土上的大学不能只挂美国国旗,应当再挂上中国国旗,被校方罢去学生会主席职务,而学生仍然拥戴他为主席,于是双方发生了争执。学生把美国国旗降下来升上中国国旗,而校方再把中国国旗降下来升上美国国旗,几个回合争下来,学生砍断了旗杆,留下了1米高的矮旗杆。那1米高的旗杆,在学生眼里成了学校的“三件宝”之一。这一下引起了我的心潮涌动。1958年我在圣约翰大学旧址上新建的上海社科院读书时,几乎天天看见那件宝,每次都会闪出当年那些爱国学生的形象,却不知那些学生的带头人陈震中。自从知道后,更加让我盼望有朝一日能见一见陈先生。
在迎接建国70周年的日子里,我又想起有文章讲过的一个情节。陈震中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中最年轻的委员,是参加开国大典中最年轻的一位。更有趣的,他是唯一的父子二人一起参加政协、一起参加开国大典的在世当事人。强烈的求教情怀,让我走进了陈震中的病房。
当我说他父亲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两个参政党的创始人之一时,他讲了一个生动故事。陈震中先生是1945年在圣约翰大学加入地下党的。他父亲陈巳生是1941年加入共产党的。可是,陈震中只晓得父亲思想进步,不晓得父亲是共产党员。上海解放前夕,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刘晓要陈震中带个文件给他父亲。他一看这是党内文件。“父亲不是党员,怎么可以带给他?”有点纳闷。就是在1949年他父子俩同登天安门城楼时,他也只知道父亲是进步资本家,不晓得父亲是中共党员。
当我问起下关惨案时,他不说他挨打的事,只说周恩来从他病房的窗户上看见中山陵,说:“蒋介石的行径违背了中山先生的教导。”
当我说起开国大典时,他说:“我参加‘六二三’是以学生身份,我参加开国大典也是以学生身份。我永远是学生。”这是他的谦虚。他出席开国大典,是作为上海市第一届学联主席、中华学联副主席去北京的。
说了没几句,护士到门口示意时间到。我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可是陈老坚持要送我出门。他身体欠佳,我怎忍心让他送?他说:“你文章讲赵朴老送台湾和尚的故事,给我印象很深。我从小生活在朴老身边,应当学习朴老的优良作风。”
除了英勇顽强,为人谦逊会不会也是陈老能登上天安门的品格呢?我离开陈老后这样想。
(摘自2019年3月28日《解放日报》 作者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