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作家的清明时节
2018-04-07
字体:
大
中
|
阅读:88
|
鲁迅 种植花木
1912年至1926年,鲁迅曾在北京教育部任职,自述上班常“枯坐终日,极无聊赖”。而每到清明期间,由于各方面原因,他这十多年里都没能回乡祭拜先祖。有几年,他在清明节那天的日记里索性就记着“无事”两字。
当然,也并非完全无事。孤身客居的清明节,鲁迅有时写写信,访访友,或逛逛小市。
对鲁迅来说,清明也是植树的时节。1920年清明节,他在“晚庭前植丁香二株”;1925年清明,他又约云松阁这家京城培植花草树木的花店,在自家院中种上了“计紫、白丁香各二,碧桃一,花椒、刺梅、榆梅各二,青杨三。”
直到1927年10月定居上海后,鲁迅的这种清明期间种植花木的习惯才被请朋友吃饭、看电影、喝咖啡的雅兴所替代。
巴金 情真意切独白
巴金的清明情结主要体现在对亡妻萧珊的深情回忆中。在长达28年的携手人生中,巴金与萧珊坦诚相待,恩爱如昔。无奈由于病魔缠身,萧珊过早地离开了巴金。
萧珊去世后,巴金的床头放着萧珊的译作等,并时常对着这些物品出神。
晚年的巴金更是笔耕不辍,相继写出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许多追忆妻子的文章。“她离开我十二年了。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见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这样真诚朴实的语言,情真意切的独白,曾经感动了无数的读者,也成了清明时节巴金对亡妻萧珊最真挚动人的纪念。
叶圣陶 纪念的态度
作家叶圣陶有篇题为《过节》的短文,文中描写了他的父辈、他自己、他的孩子们三代人对于清明节不同的心境和方式,“逢到节令,我们依着老例祭祖先……从前父亲跟叔父在日,他们的跪拜就不相同。容貌显得很肃穆,一跪三叩之后,又轻轻叩头至数十回,好像在那里默祷,然后站起来,恭敬地离开拜位。所谓‘祭如在’‘临事而敬’,他们是从小就成为习惯了的。”
到了叶圣陶的孩子们那一代,清明节祭拜的时候,“几个孩子有时跟着我拜;有时说不高兴拜,也就让他们去。”在叶圣陶看来,这是对先人追思的方式,不同时代的人有了不同的理解与选择。而那份浸润于传统节日活动里的敬畏天地、敬畏祖先的虔诚,才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纪念态度。
(综合自《都市快报、大众网 刊于2018年4月7日《解放日报》)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