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上海245个社区开设午间和双休日门诊 《家庭病床服务办法》覆盖全生命周期
2020-01-18
字体:
大
中
|
阅读:69
|
新增设有全科医疗科诊疗项目的门诊部和全科诊所
增加适合在家庭病床中开展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十种
新增临终居家安宁疗护项目
双休日增加计免、五官、皮肤科及检验、超声、心电图、放射科、输液室等服务
家住杨浦区的忻阿姨患有糖尿病,平时忙于照料孙辈的她,常常忽视了自己的健康,一不小心就错过了医院配药时间。而自从长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延时服务后,忻阿姨配药不再愁。2019年,上海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午间延时门诊与双休日门诊后,居民看病更方便,平时工作、学习忙碌的年轻人更成了最大受益群体。此外,2020年1月10日《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办法》正式实施,社区健康服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质服务真正从走近居民身边到逐步走入居民心中。
茅俭波是长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在签约病人中,有一位80多岁的陆阿婆令他印象深刻。陆阿婆独居,有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但子女不在身边。“有几次来中心看病配药,她会找我诉苦。”茅俭波意识到,陆阿婆不仅有身体疾病,更重要的是需要关心、渴望陪伴。他为陆阿婆申请了家庭病床服务,每周上一次门,还特意多留出20分钟陪阿婆聊天,给她讲讲健康知识。4年来,陆阿婆住院次数明显减少,心情也开朗了许多。
目前,上海是国内每年建立家庭病床最多的城市。“家庭病床服务是居家医疗、居家护理、医养结合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家庭医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成为进一步满足居民实际需求与缓解住院难的有效方法。”据上海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杨超介绍,上海出台《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办法》,并成立市家庭病床服务质量控制中心,让居民获得社区健康服务更为便捷。
据介绍,《服务办法》共23条,进一步明晰服务对象标准,须是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适合在家中和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并根据患者病情列出具体的情形。此外,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外,新增了设有全科医疗科诊疗项目的门诊部和全科诊所,目前黄浦区已有一家机构通过申请,将成为家庭病床服务的补充力量。此外,家庭病床服务以清单形式列出64项,其中更加谨慎规范了用药服务项目,充实完善中医项目,增加了适宜在家庭病床中开展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十种,新增了临终居家安宁疗护项目等,覆盖生命全周期。
除家庭病床服务外,全市245个社区均实现午间门诊全覆盖、双休日门诊全覆盖,周六、周日上午开设门诊比例达到100%,周六、周日下午开设门诊比例均超50%。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对延时服务的科室与内容不断调整与优化,如徐汇区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双休日增加了计免、五官、皮肤科服务;闵行区吴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双休日增加了检验、超声、心电图、放射科、输液室服务;嘉定区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休日服务时间从原先的13:00-16:00延伸为11:00-20:00。
(摘编自2020年1月17日《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