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各区动态
>
闵行区
闵行区尝试开放式养老
2019-08-13
字体:
大
中
|
阅读:287
|
编者按
按照联合国的人口划分标准,年满60周岁便跻身“老龄人口”。但若细究起来,老龄人口中其实至少有两个代际——拥有完全自理能力的“低龄老人”与部分或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高龄老人”。
低龄老人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心境也更开阔,而大部分高龄老人的生活却有些单调甚至沉闷,人们想到养老院也总是下意识地觉得“暮气沉沉”。
果真如此吗?以闵行区为代表,上海正在尝试的开放式养老行动给出了令人惊讶的答案。
如今的养老院让老人们的生活远比想象中更精彩。在更多老人的生活里,不再只有抗衰老这一件事。他们或是开始重拾年轻时的爱好,或是甜蜜地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岁月。更出人意料的是,一些养老院向社区老人开放后,低龄老人走进养老院,与院里的高龄老人发生了种种“化学反应”。
文汇报记者走访打开“大门”、打破“围墙”的敬老院后发现,一些全新的社交关系正在开放的养老院里构建:老人之间,有些仿佛“偶像”与“粉丝”,还有些可以用“类家庭关系”来形容。
谁都年轻过,但如何老去,却是很多人尚无法想象的事情:当你老了,是什么在一天天充实着你的生活?或许第一时间闯入绝大多数人脑海的,就是手指操、剪纸……这些活动长期以来都默认与老年人群“绑定”。记者近日走访闵行区莘庄镇敬老院,却发现了很多“意外”:这里的“人气项目”,已经变成了看电影、品赏音乐下午茶……
变化,要从刚满百天的闵行区莘庄镇敬老院打开“围墙”行动说起:作为该区首批面向社区开放的试点养老机构,莘庄镇敬老院打开了封闭多年的“围墙”,将助餐、助浴、卡拉OK、影院、音乐下午茶、康复理疗等一系列养老服务对社区老人开放。于是,炎炎夏日,老人们的业余生活有了更多选择:他们或是在电影院里回看一部难以忘怀的老电影,或是在卡拉OK厅尽情欢唱,也可在洋溢音乐氛围的餐厅来一场“姐妹们的下午茶”……用“活力满满”来形容,绝不为过。
电影市场“边缘群体”有了“秘密花园”
热热闹闹的暑期档电影来临,沪上大小影院人气爆棚,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以黑马之姿摘下中国市场最卖座的动画电影桂冠。但在红火的电影市场,老人们常常只是“陪衬”,人们更熟悉的场景是:老人带着孙子、孙女趁暑假来到电影院看动画片。在年年创新高的国产电影市场,银发族似乎还是“边缘群体”。
2017年末,影片《芳华》击中了老年影迷的“泪点”,直至电影下线,还有不少老年粉丝前来询问是否有放映场次。但《芳华》过后,似乎就再难有一部电影引起老年影迷的群体狂欢。
现在,闵行区的老年影迷们有了“秘密花园”——莘庄镇敬老院内设电影院总是座无虚席,观众无一例外都是老人。其实,老人们的观影需求一直都很旺盛,但市场上能真正满足他们需求的影片却少之又少。“以前的演员演得多真实呀,一招一式都非常有代入感。”经常来观影的王阿姨说,相较追求刺激的特效电影,考虑到身体原因,老人们更偏爱有年代感的主旋律影片。
莘庄镇敬老院内的电影院采取“点映”模式,老人们只要将想看的电影反馈给居委会,再由居委会传达至敬老院,就可顺利完成点单。早在莘庄镇敬老院内设电影院对社区老人开放以前,社区老年院线就已存在;但受限于场地原因,不少社区老年院线都是露天放映,盛夏时节,老年影迷的观影体验并不好。而如今在敬老院内设电影院,老人们得以享受堪比商业院线的高品质服务。
敬老院里的“偶像”与“粉丝”
暑期来临,各大综艺节目开启拼杀模式,粉丝们纷纷在各大平台为自己的偶像加油助威。老人之中也有追星族,但他们的偶像通常都已隐退,“追无可追”。不过,陆阿姨却没有这种烦恼——她在养老院又找到了自己的新偶像。
午饭过后,原本人群熙攘的餐厅变得冷清起来,陆阿姨却迎来了每天最开心的时段:一旁有打鼓、弹琴的现场乐队,她可以在这难得的悠闲时光与小姐妹们拉拉家常、聊聊过往。
陆阿姨的丈夫身体不太好,动过几次手术,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陆阿姨也就此担负起了照顾老伴的任务。从中心城区搬来闵行区之后,陆阿姨夫妇与年轻时好友之间的距离远了,平时想要找人说话也成了一件难事儿。
莘庄镇敬老院的音乐下午茶活动对社区老人开放后,陆阿姨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敲打着乐器的97岁帅老头庞高林是她的“新偶像”。庞高林曾是街道老人乐队的明星,“粉丝”无数。自从住到莘庄镇敬老院后,他又加入了莘庄镇敬老院内的老人乐队。从鼓手到键盘手,这支由老人组成的乐队不仅配置齐全,还能自己作词作曲,谱写的一首“莘庄镇敬老院之歌”更是朗朗上口。
在敬老院,陆阿姨仿佛寻回了少女时代追星时的投入感。
(摘编自2019年8月13日《文汇报》 记者王嘉旖)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