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上海看病养老条件越来越好
2018-11-07
字体:
大
中
|
阅读:71
|
党的十九大召开一年来,上海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社区文化等方面新建了大量基础设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由金山医院牵头的远郊医联体,让辖区居民问诊不再出远门 新民晚报记者张龙摄
看病不再远行 医联体及时救病人
古稀之年的吴老伯家住金山卫镇。老人去年突发胸痛,家庭医生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有急性心梗症状,随即联系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心血管科,社区、医院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不到半小时,吴老伯被转至金山医院,得到及时救治。由金山医院牵头的远郊医联体,让辖区居民问诊不再出远门。
金山区地处远郊,两年前,由区卫生计生委牵头,金山医院与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打造医联体,使居民享受到了双向转诊的便利。
市卫生计生委最新数据显示:全市已组建40多家医联体,本市所有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参加了各种形式医联体建设。其中,参加医联体建设的二级医院达到83家,占二级医疗机构总数的79%,有效推动了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基层服务能力明显改善,整体医疗服务效能得到优化。
近年来,上海以“完善平台功能、建立基本标准、健全激励机制、构建家庭医生制度”为目标,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截至2017年底,全市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逾30%。全市有30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1+1+1”签约服务试点,覆盖总量的100%;“1+1+1”签约居民超过340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56万。
2017年底建立的漕河泾“薛家宅邻里汇”,为居住附近的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养老照护、为老助餐等服务,堪称“家门口的微形养老院” 新民晚报记者刘歆摄
养老不再焦虑 身边熟人送饭上门
中午11点,虹口区江湾镇忠烈小区的倪阿姨家门铃准时响起。老人开门从小区物业工作的朱师傅手中接过冒着热气的饭菜,午餐是爽口的绿豆芽、酥软的大排……倪阿姨和老伴直夸“味道不错”。倪阿姨2018年77岁,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81岁的老伴王伯伯患过脑梗,老夫妻俩不愿意去养老院,选择了居家养老。“年纪大了,买不动也烧不动,午饭有熟悉的人送上门真是太好了。”
2018年10月,江湾镇街道试点“物业+”居家养老模式。整合物业、专业养老机构、社区医院、助餐公司、居委会等各方资源,由物业人员利用碎片时间为小区老人提供助洁、助餐、助医等服务,让老人在家里就能享受“身边人”的上门服务。
虹口区老龄化程度是上海之最。2017年下半年起在广中、欧阳和曲阳路街道试点,由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专业化社会组织,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的居家养老推出“养老服务包”,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2017年试点的“养老服务包”即将在全区铺开。2018年江湾镇的“物业+”则是对社区“熟人养老”模式的一种探索创新。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养老资源供需矛盾逐步凸显。“十二五”以来,上海在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并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格局。2017年,全市共有养老机构703家,养老床位总数达到13.83万张,是2005年的2.9倍;已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60家,日托老年人数达2万人,是2005年的近10倍。
上海是全国首批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15个城市之一。2018年1月1日起,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市展开。年满60周岁的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可自愿申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经评估后,评估等级为二至六级的失能老人,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并按规定结算护理费用。
出行不再艰难 轨交高架方便快速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人均拥有的道路面积不足1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为2.7辆,出租汽车数量1720辆,尚没有轨道交通。1993年5月28日,上海有了第一段6.6公里长、设5个车站的地铁(锦江乐园-徐家汇)。这些年来,上海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轨道、高架、高速公路、跨江大桥、越江隧道等道路交通不断扩容,城市道路立体网格格局逐步形成。到2017年,上海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超12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近13辆,每万人拥有出租汽车19辆左右;个人汽车拥有量274.41万辆。目前,上海地铁运营总里程已达673公里,车站395座,路网规模世界第一。2017年工作日的日均客流高达1077万人次,2018年3月,全网单日总客流创下1235万人次的最高纪录。
【相关链接】
■最低保障标准不断提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开始建立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从1993年开始每年(除2009年)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2018年上海职工最低工资已提高至2420元,为全国最高。
1993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4年,又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2018年,上海城乡最低生活标准提高至1070元。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在制度体系日益完善的同时,上海社会保险覆盖规模也不断扩大。2017年,上海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1627.05万人;上海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1841.41万人。
■保障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不断健全
不断完善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水平确定、调整机制以及城乡居民养老金增长机制不断健全。至2017年,上海已连续13年上调企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养老金为3691元,在全国保持前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为1019元,养老待遇水平大幅提高。
不断调整提高职工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降低参保人员自费医疗费比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扩大医疗保险支付范围。2017年,上海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中基金次均支付13042元,比2011年增长51.1%,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达85.1%;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中基金次均支付10936元,比2011年增长54.2%,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达75.8%。
(摘编自2018年11月6日《新民晚报》 记者鲁哲 袁玮)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