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出行、看病就医、消费支付……这些年轻人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应用,对于老年人而言却仿佛一道坎。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为51%。对不少老人来说,与数字化时代同步汹涌而来的,还有一种因“跟不上节奏”而产生的脱节感。
在防疫一体机前,老年人只需拿着身份证或是医保卡一刷,屏幕上就能显示出绿码,从而得以更方便获取“数字通行证”。 文汇报记者张伊辰摄
2021年3月20日,《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将正式施行。《条例》明确,“保留并完善传统服务方式,推广应用符合老年人需求特点的智能信息服务”。
记者从市民政局3月18日举行的相关发布会获悉:聚焦老年人日常高频办事事项,“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2021年首次被列入市实事项目,目标为100万人次,以此让更多老年人会用、愿用、敢用智能产品,消除他们的“数字恐慌”。
保留传统方式,“等一等”走得慢的老年人
健康码、预约看病、扫码点餐……年轻人看着极为方便的“扫一扫”,却让部分老年人感到“别扭”甚至“恐慌”。一些长期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偶尔出门前,都要事先做好“心理建设”,先请护理员做好“培训”,才敢安心出门。
市人大代表刘新宇在调研中发现,对智能设备存有“心理障碍”的老年人占相当大比例。其中一个原因,是智能服务终端的交互界面对老年人还不够“友好”。由于自助操作步骤较多,部分环节还须借助手机,如果没有他人帮助,老年人仅靠自己摸索很难使用终端。
为此,专家呼吁,社会进步发展一定要为老年人预留绿色通道。2020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市人大代表屠涵英研读后认为,该方案核心就在于“鼓励人们在使用智能技术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传统方式”。譬如,保留人工服务、专设老年人服务通道等。在她看来,这些政策传递出的是更有温度、更包容的城市服务。
持续更新清单,让企业知道“老人需要什么”
某种程度上,“数字鸿沟”就是一种信息障碍。面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怎样让老年人从容、无忧地接驳“数字生活”?这考量的是各方的智慧。即将施行的《条例》明确,在为老年人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时,要满足无障碍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需求。
在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一款小小的智能水表曾冲上热搜,被近4亿人次点赞。独居老人家中超过12小时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水表便会向系统发出警示,居委会工作人员便会上门查看具体情况。智能水表救命的背后,实际上是一整套养老服务体系与现代化城市数字治理体系的科学接驳与完善。在政府、企业、社区多方合力下,老年人也能感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温暖与关怀。
此前,市民政局联合市经济信息化委公布了首批12个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包括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情感关爱等。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说:“这是为了鼓励更多企业以场景应用为导向,提供老年人迫切需要的智慧养老产品及服务。”今后,市民政局还将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陆续更新清单。
围绕养老服务供求关系,《条例》还谈到了定期开展相关调查,排摸更精细的需求,不仅让企业知道“老人需要什么”,也让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服务借由规模化降低成本,走进更多市民家庭。
“数字扫盲”成社会课题,让老年人无障碍共享信息
老年人“数字扫盲”是一个社会课题。专家学者认为,政府应当作出制度性安排,让老年人能够无障碍地共享信息化成果。《条例》中也明确,要将老年教育延伸到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服务;探索建立市区联动的信息化平台,并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促进积极养老。
2021年首次被列入市实事项目的“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就是一个全新探索。其牵头部门包括市民政局、市大数据中心等。“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许多部门都积极参与。”蒋蕊说,上海开放大学、市老干部局等多个部门都愿意开放现有平台参与提升行动。
政府之外,社会力量也在行动。上海科技助老服务中心是沪上最早一批探索帮助老年人“触网”的民非组织,为更好地帮助老年人接驳数字生活,当下他们正集中全市各部门及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充分盘活资源,以更丰富更自然更有效的方式,帮助老年人“数字扫盲”。
(摘编自2021年3月19日《文汇报》 记者王嘉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