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静安:老有所养 特色服务送到家
2019-06-20
字体: | 阅读:181|

人老了,衣食住行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便。但居住在静安区的老年人,却拥有一位贴心的“大管家”——足不出户就能吃到健康美味的饭菜,老公房里的“悬空老人”有“爬楼神器”,理发、家政、维修等常用服务还能用“乐龄一卡通”刷卡付费……

 

 

 

这位“大管家”名为“乐龄家园”项目。以“床位不离家,服务送到家”为目标,针对老人用餐难、下楼出行难、安全保障、失智失能照护、遭遇特殊困境等问题,静安区与公益组织联手推出了一批全年无休的综合养老服务,更依托互联网技术,不断实现服务管理的智能化,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民以食为天,独居老人往往面临着“烧一顿要吃好几顿”的窘境。对此,静安区深挖社区资源,建起15个社区食堂,还积极动员14家社区单位和餐饮企业加入助餐服务,共设置了64个助餐服务点,让老人能就近便利地吃到新鲜、可口、安全的饭菜。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各社区积极动员志愿力量,组建了14支送餐队伍,97名送餐员每天风雨无阻将热气腾腾的饭菜及时送到老人家中。

“吃上饭”的问题解决了,“吃得好”又成了“头等大事”。各助餐点请来营养专家把关,根据老人的饮食特点,再结合每个助餐点特长定制了美味又健康的营养套餐,大荤、小荤、素菜、汤,一日三餐天天翻花样,一个月食谱不重样,体现了助餐服务的用心和贴心。

“吃得好,还不贵!”静安寺街道的独居老人张阿姨连连点赞。为让老人安心吃饭,静安区还进一步加大了区级政策支撑和补贴力度,目前全区每月供餐量已达到22万客,1.5万名老人受益。

静安区还有许多没有电梯的多层老公房,“悬空老人”的数量十分庞大。为了解决老年人“上上下下”的难题,静安区从2017年起探索推进爬楼机公益为老服务项目。这个“爬楼神器”不需施工安装,也不占用楼道空间,在专业人员操作下,一分钟即可平稳上下一个楼层,安全便利,深受老人欢迎。

目前爬楼机服务已覆盖全区,只需提前拨打电话预约,工作人员便会上门提供服务,运营方还专门开发了手机App,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目前,爬楼机累计服务2万多人次,1000多位“悬空老人”受益。

如果说“食”和“行”是老年人1.0版的需求,那么面对理发、洗衣、沐浴、家政、维修等2.0版需求,静安区给老年人准备了一张方便好用的“乐龄一卡通”——每月政府补贴打入卡内,老人就可以在认证的社区商户、食堂和服务站点自主选择10多项服务内容,直接刷卡消费,全面取代纸质服务券和现金。

“乐龄一卡通”助老服务项目是静安区2015年的公益创投项目,不仅让老年人对自己补贴使用和享受服务情况一目了然,在放心消费的同时,也为管理方加强服务人员队伍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乐龄一卡通”已在南京西路街道、共和新路街道、大宁路街道等多个社区落地应用。今后,“乐龄一卡通”还将与敬老卡进行功能对接,实现一卡多用,让老人刷卡更安心、更便捷。

据悉,从满足老年人1.0版到2.0版需求,静安区目前已形成覆盖各街镇、布局均衡的“乐龄生活圈”为老服务网络,提供全年无休的综合养老服务。

(摘编自2019年6月20日《文汇报》  责编邵珍  撰稿周渊  视觉设计李洁)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