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80年“小故宫”重回市民生活
2018-09-30
字体: | 阅读:197|
伫立于恒仁路128号的杨浦区图书馆新馆,雕梁画栋,重楼飞檐,在历经三年多的修缮与扩建后,如今以80多岁的高龄重生,将于2018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开门迎客,9月30日为体验日。

 

 

有小故宫之称的杨浦区图书馆外观 杨建正摄

 

 

走廊门柱呈丹赤色,与上部的彩绘图案交相辉映  杨建正摄

 

老建筑焕新重生

杨浦区图书馆新馆连接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未来。其前身是“旧上海市图书馆”,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大上海计划”中的主要建筑之一,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董大酉设计,于1936年建成开放。但当时限于经费不足,董大酉的设计蓝图并没有全部实现,仅建成了接近一半的建筑体量就投入了使用。

时隔八十多年后,杨浦区确立“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最优方式的更新和再生”的保护修缮工作理念,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扩建,从而实现建筑师最初设计的“井”字形布局构想。其中修缮属于“旧上海市图书馆”的面积为3960 平方米,扩建面积为10192平方米。修缮复建完成后的总面积逾14000平方米。

修复中新旧相连

步入即将正式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内部,一楼门厅铺设着红缸砖地坪。这些十几厘米见方的小砖块虽不起眼,但因为原来的建筑地下铺设有暖气管道,为了最大化利用空间,新馆加装的空调、消防管道也还是铺在地下,故而在修缮时每一块砖都被编号、拍照,一一拆除,管道铺设完工后再清洗修复、重新铺贴归复原位,分毫不差。

在修缮过程中发现,门厅主楼梯下方的壁龛曾经被墙体封闭,当作杂物间使用,这也使得80多年前的天花彩画得以留存至今。以此为基础,再辅以历史存档中的老照片,为大厅天花彩画的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楼大厅的孔雀门是80多年前的原件。门扇上是两两相对的孔雀造型,上方是一只开屏的孔雀,样式精美,铸铁件全部用铆钉链接。经查证发现,一楼大厅相同位置处也有一道孔雀门,现已遗失。本次修复仿照二楼的门扇样式及材质将其复原,使孔雀门在80年后再度开屏。

打造“杨浦人文书房”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浦区图书馆新馆在建筑的空间改造中以“支持学习中心”为核心理念,规划了文献借阅、数字服务、展览展示、主题活动等 4个基本功能区。

杨浦区的地域建筑遗存对于本市的历史文化价值保存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新馆专设“上海近代市政文献主题馆”,有关近代市政的文献收藏将是杨浦区图书馆的特色。读者将可以在这座外观传统、功能现代的图书馆,感知到杨浦乃至上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新开放的杨浦区图书馆新馆将引入朗读亭、录音棚等新技术设备,打造有声图书馆项目,为市民读者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此外,还将举办名家讲座、图书分享、艺术导赏等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着力打造“杨浦人文书房”。

馆方提醒,新馆阅览座席共692个,馆内最多能同时容纳800位读者,因文保建筑承重安全需要,达到上限时将采取限流措施。试开放期间每周五上午闭馆。

(摘编自2018年9月29日《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