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上海两会声音:民盟上海市委建议政府“托底” 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2021-01-27
字体: | 阅读:62|

“城市已经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如电子支付已经成为大家须臾不可缺少的硬件。但遗憾的是,这个转型却将一些老人无情‘抛弃’”。每当说起这个让老人无奈的话题,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驰总是十分感慨。“怎么办?”作为民盟的一员,马驰和同事们经过调研,拿出了应对的方略:发挥社区教育功能,让每位老人跟上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民盟上海市委以大会发言的形式提出这项建议。

马驰委员告诉记者,目前社区教育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老人“就学”的需求。2019年,上海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的学员有78.2万人,加上远程教育学员59.2万人,共计137.4万人,也仅占上海老年人总数的23.6%。很多老人不能入校学习,老年教育供给明显滞后。

还有不少校内人不想离校,“只读书不毕业”成为普遍现象,每年招生学员中超过70%是“老面孔”。典型的案例是,一位老年人在校持续读了20年。另外,部分行动不便、自由时间受限的老年人,无法就近参与学习。高龄老年人、失能老年人、残疾老年人等也在老年教育中“失位”。

“‘十四五’时期,要着力破解老年教育‘一座难求’‘只读书不毕业’‘学无可学’等难题。”民盟上海市委的大会发言建议:政府做好“托底”,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功能。

上海有200多个街镇、4000多个居委会,众多社区是全社会重要的组织细胞,在老年教育问题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继续将老年教育纳入公共服务,扩大对街道和居委会老年教育的投入力度,使社区有实力整合全社会老年教育资源。要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促进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对老年人的开放,推进老年教育在基层的不断延伸与覆盖。

同时,以技术提升供给,普惠各类老年人群。紧跟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潮流,大力发展适合于老年人的各项教学手段,如:编制老年教育资源培育开发指南;开发适合老年人学习特征的学习项目;大力推进老年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做好老年教育资源更有效的聚集、调配和推送;鼓励全社会多开发“申程出行”之类适合老年人使用的APP。

民盟上海市委还建议积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为老年教育服务。“我们要动员社会一切力量,积极投身老年教育事业,推动学有所成和有经验的学员转化为老年教育的老师与管理者;加强对初老老年人的职业培训,支持他们转化为社会志愿者,服务老年教育,让越来越多老年人顺利跨越数字鸿沟。”

(摘编自2021年1月25日《新民晚报》  记者江跃中  方翔  潘高峰)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