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宝山区代表处召开2025年第1次会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2025年为老公益项目。宝山区代表处会长朱礼福参加并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区代表处办公室关于2024年工作情况汇报及2025年工作设想。过去的一年,适逢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成立40周年,宝山区代表处成立16周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的领导下,主动担当,不懈努力,先后接受了来自12家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公益性捐赠864万余元;开展“扶老帮困、助老惠老”各项公益项目40余项;“直接受益”困难老人和惠及老年群体50万余人(次),为宝山区老龄公益事业发展大局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新的一年,按市会要求,代表处继续围绕“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积极面对宝山日益加深的老龄化新形势,主动适应社区为老服务新常态,聚焦“急难愁盼”,坚持“拾遗补缺”,做到“精准帮扶”,初步疏理了涉及传统项目、合作项目、融合项目及街镇“一镇一品”等近50项公益项目立项,预算资金660余万元。
会议充分肯定了区代表处在市老年基金会成立40周年、宝山区代表处成立16周年这样一个特殊年份,在接受公益性捐赠及其他各项工作成绩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街镇工作站的作用有了新的加强,老人的获得感有了新的提升,规范化运作有了新的提高。会议原则同意办公室2024年工作情况汇报及2025年工作设想和为老公益项目立项计划。
会议明确:2025年要加大街镇“一镇一品”公益项目推进力度,办公室要指导并协助街镇对此项目的选题立项,力争在今年三月份宝山区联席会议上推出一批老人有需求、社会反响积极的“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精”的为老公益创新项目。
朱礼福指出:新的一年要在区委、区政府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的领导下,依托区联席会议的优势,一是进一步加强与民政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二是进一步发挥街镇工作站优势,实现为老服务“零距离”;三是进一步规范项目过程管理,实现风险防控“零失误”;四是进一步开拓资金募集新途径,实现为老公益项目实施可持续。
宝山区代表处副会长李瑞发及办公室人员参加会议。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宝山区代表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