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各区动态
>
闵行区
闵行区老年基金工作有声有色
2018-02-21
字体:
大
中
|
阅读:197
|
做项目 树诚信
充分发挥各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性是闵行区老年基金工作机构在开展项目及进行活动时最强调的部分。因为只有与其他社会组织、公益团体合作,才能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才能在有限的资金内将项目做到点子上,并做到最好。
近年来,闵行区老年基金工作机构一直在开展一项“健康晚年医疗服务”的项目,这是闵行区老年基金工作机构与区卫生系统退休高知联谊会合作的结晶。为了缓解社区居民就医难的问题,闵行区老年基金工作机构牵头组织区内107位退休医疗专家,分成5个大组到社区开展医疗咨询服务。专家们面对面地为老人们量血压、听心肺、看舌苔,解惑答疑,耐心细致;还展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知识宣传展板,发放“老年健康保健”宣传小册子,提高社区老人们防病治病、科学养生的理念。
面向社区失能老人家属(护理员)及养老机构失能老人护理员所举办的失能老人介护培训班,则是与区红十字会的强强合作。培训班聘请有资质的老年介护师授课,通过讲解理论知识,结合案例分析,穿插多媒体播放,介绍临床护理经验等,提升了老年介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期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培训班开办至今已10多期,范围覆盖全区13个镇、街道(社区),1600多名学员完成了培训课程并从中受益。
关爱人 重特色
闵行区老年基金工作机构负责同志陈志福说:“为老服务要分层次,分需求,让最需要的人能得到帮助。”
年纪大了最怕的是什么?是寂寞。年纪大了最盼的是什么?是有人能说说话。可是老人们有的因为子女出国不在身边,有的因为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有的则因种种原因成为了独居老人,生活变得冷冷清清。
古美街道是较老的居民生活区,所以有格外多的老人生活在此。早就听说古美的老年人日托所是人气很高的地方,这次,作者也有幸走访了其中两家一探究竟。
虽然采访当天天公不作美,天气阴冷且下了一天的雨,使得早冬的12月更加冷飕飕。可当作者一踏进日托所,瞬间便被热情所包围。虽然房间都不大,不过在这里休息的老人却相当之多。据日托所的志愿者许巧南老师说,这里每周一到周五都特别忙,平均每天要接待二三十位老人,高峰时甚至有50多位老人。每天从早上8:30到下午15:30,不仅有医生志愿者给老人们量血压,社区医院的医生还会定期上门来集中为老人们看病配药,下午再将药送来。有的时候老人已经回家,志愿者们甚至会亲自为老人送药上门,免去了老人们上医院的种种繁琐。在这里,老人们可以聊聊天,孵孵空调,看看电视,做做按摩。这些个电视、空调、按摩器则都是由区老年基金工作机构出资购买添置的。虽然志愿者们的平均年龄都已70岁,但他们称自己为“小老人”。老人们有修脚的需求,却苦于无处找寻专业师傅,于是志愿者通过多方寻觅,为日托所里的老人们请来了定期上门服务的师傅,这下老人们就更开心了。
平吉二村是个旧小区,60岁以上老人近1700人,纯老户近200户,独居老人近百人。在平吉二村老年人日托所,作者见到另一个古美日托所的负责人乔文燕老师。这个日托所成立之初便是由志愿者们自发组织。日托所采用三级管理模式,进行上岗服务培训和建立管理制度,如入托签约制、挂牌值班、交接班、点名制等系列组团服务机制,积极探索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有效途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独居老人有什么状况可以及时被发现,尽可能避免不该发生的悲剧发生。
乔老师告诉作者一个胡杏云阿婆的故事。几年前,81岁的胡阿婆拄着双拐想要进日托所,乔老师曾好言相劝,觉得她行动不便,每日前来恐有闪失。可胡阿婆愣是不答应,再三请求要来,就这么过去了一年、两年……现在的胡阿婆仍每天前来,只不过她的手中早已不用了当年的双拐,她把这个奇迹归功于日托所的“心理治疗”和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还时常“炫耀”幸好当年没有听乔老师的劝。
老人们都喜欢称日托所是他们的家,因为这里是他们晚年生活的乐园。
建机制 谋发展
梅陇镇是闵行区的第一大镇,在这样一个规模人口堪比静安区的多人口地区,却时时流淌着公益慈善的暖流。2004年,镇政府牵头建立起了帮困扶贫基金,率先实施了“一动员,一捐款”,即每年开一次动员大会,号召一次性捐款。这一措施的施行,不仅可以将善款进行合理分配,也避免了因各种名目的频繁捐款,使得群众对善款心存疑虑。
记得几年前的“郭美美”事件,让许多人对于募捐这事儿变得小心谨慎,甚至有的不愿再奉献爱心。可是在梅陇镇,慈善义捐却没有受到半点影响,反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每年的慈善捐款也节节攀升。
梅陇镇一位副镇长告诉说:“之所以能形成现在的良性循环,一是因为我们组织到位,宣传到位;更是因为我们的资金使用规范。镇政府不仅成立专项小组,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审核,真正做到了专款专用,还将纪委和审计人员纳入其中,起到了有力的监管作用。另一方面,镇政府在每年的动员大会上,都会将上一年所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和汇报,让捐款单位和个人明了。捐款2万元以上的单位还在动员大会上被授予‘慈善爱心企业’的铜牌,这也是对他们支持慈善事业的肯定和奖赏。”
闵行区老年基金工作机构认为,“慈善义捐这件事,不在于数额的大小,而在于这种机制的建立和常态化。让公益行为深入人心,才能更好地达到老年基金会在为老服务中拾遗补缺的目的。所以如梅陇镇工作站这样的做法,已在全区13个工作站中逐步铺开。
(摘自中国论文网“医学论文发表”栏目 作者瓶子)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