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水清 绿浓 天蓝 上海家园更美了
2018-11-08
字体:
大
中
|
阅读:130
|
“我们村头的三沙河,以前因为边上的工厂排放污水,又黑又臭。这几年,区里对污染企业一律关停,实行‘河长制’,每条河都有人管,村里还开展了垃圾分类,三沙河变清了。儿子每次从市区回来,都说崇明就像一个大公园,空气好,绿化多,马路干净,环境舒服。”
——崇明港西镇静南村村民 季若洲
深秋时节,崇明岛上的枫叶红得艳丽 新民晚报记者徐程摄
美丽的浦江郊野公园,为市民周末休闲提供了又一可选之地 新民晚报记者周馨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一年多来,上海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步伐,迈得坚实而有力。一大批城市绿地和郊野公园相继落成,崇明生态岛建设初见成果。河长制、湖长制得到落实,上海的整体生态环境、空气质量都有了显著改善。
一座生态绿岛 垃圾分类全市领先
秋日的东滩,芦苇荡泛着点点金光。碧空中,来自西伯利亚的东方白鹳轻轻收起翅膀,优雅地落在这片湿地,歇一歇脚,补充一点食物,准备再飞往越冬目的地鄱阳湖……
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它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长江入海口。位于崇明东滩的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一片重要湿地。这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每天都在岛上发生。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东滩湿地滩涂已成为“候鸟天堂”,每年有超过290种、百万只次候鸟选择在这里停歇或越冬。2018年春夏,东滩保护区科研人员在相关区域开展了繁殖水鸟调查,共发现草鹭、须浮鸥、黑翅长脚鹬等繁殖水鸟近百巢。“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也光临崇明,数量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令人欣喜的是,除了崇明岛之外,横沙岛也为候鸟提供了新栖息地。
今天,崇明正朝着世界级生态岛的目标前进。在营造绿色生态环境的同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崇明区委把三项“全区全覆盖”作为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全覆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覆盖。
胡耀祖是崇明陈家镇鸿田村山歌文艺团的团员,拉得一手好二胡。2017年是崇明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关键年,胡耀祖得知后,自愿当起了一名垃圾分类宣传员。他创作了一首以垃圾分类为内容的山歌《落实十九大,垃圾分类、整治环境动真格》,并发动山歌队的全队成员,在群众中传唱,让村民们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以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正是有一个又一个胡耀祖的参与,崇明的垃圾分类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为了让生态绿岛天更蓝、水更清,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崇明区紧盯“出水断面水质不劣于进水断面水质”的目标要求,以全市“一级B”的建设投入实现了“一级A”的排放标准。此外,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崇明区构建生态循环利用体系,例如,推进农作物秸秆燃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以“用”禁“烧”,变废为宝。
如今长江口的这座生态岛,不仅让季若洲这样的土生土长的崇明人感到自豪,也成为上海市民休闲、度假、聚会的后花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案例,在这里真实地发生着。
一份绿色账单 一年新增50座公园
你知道上海今年新增了多少座公园吗?50座!
来自市绿化委员会的这份绿色账单,让人欣喜不已。上海绿化造林的力度不断增强。2017年,上海新造林6.5万亩,建设绿地1358.5公顷,完成绿道建设224公里;使森林覆盖率达到1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02平方米。2018年,上海将新增林地7.5万亩,建成1200公顷以上的绿地、200公里的绿道,使森林覆盖率达到1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2平方米。
远看阡陌乡野,近看千年根脉。2018年1月,松江广富林郊野公园正式开放,这是继青西郊野公园、长兴岛郊野公园、廊下郊野公园、浦江郊野公园、嘉北郊野公园之后,上海第六家开放的郊野公园。到目前为止,上海规划中共有21座郊野公园,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约有286个世纪公园那么大!松南郊野公园即将开放,合庆、庄行等郊野公园正在加快建设。如今,不少上海人周末不再宅在家里,而是三五好友相约来一次郊野游:到廊下郊野公园看“廊下十景”,到浦江郊野公园赏迷人秋色,或是到淀山湖畔领略青西郊野公园的“水上江南”风情,还可以到嘉北郊野公园的“森林绿肺”中来个深呼吸……
再过两年,上海老百姓还将收获一个重磅生态福利。上海市绿化市容局透露,“十三五”期间,总面积超过12万亩的17条(片)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将全部完工。届时,从高空俯瞰,这些生态廊道将“编织”成两个绿色“花环”,一环主要扣在绕城高速两侧,另一环在崇明岛,与前一环隔江相望,相映成趣。
生态廊道建成后,将大幅增加上海的“绿色竞争力”。根据规划,上海“十三五”期间将累计造林30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到18%以上。其中,市级重点生态廊道的造林总量将占上海“十三五”造林总量近四成。
一副河长担子 河道黑臭全面清除
“宋家浜变样了。”最近,闵行区梅陇镇许泾村的不少村民开心地告诉村委会主任赵方。曾经发绿发臭的河水变清了,一群群小鱼儿在水中嬉戏;河的两岸种满了花草;河的北边建起了文化客堂,河的南边变成了村民广场。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但几年前因河水脏臭而搬走的张阿姨,也搬回来了!听到这个消息,负责宋家浜的村级河长赵方笑了。
这些变化,源自区里“治水工程”——从污水纳管、雨污分流,到整治河道,增添绿化……同时,也得益于闵行区在全市率先实施的河长制。闵行发动了700多名党政干部、村居小组长、沿河单位负责人,协同担任辖区内1788条河道、4个河湖、797个小微水体的河长,上下联动,加强管理。
为了让河长真正承担起责任,闵行区水务局推出了“三张清单”,即:河道“风险点”清单、河道长效管护养护清单以及河长履职考核清单,明确区级河长、镇级河长和村级河长之责。仅2018年1-10月,各级河长共开展巡河等履职活动2.6万余次,发现并协调解决各类涉河问题1700余件。随着河道干净了,污染减少了,水质变好了,群众的健身范围也从公园绿地慢慢拓展到了河畔岸边。
自2017年以来,上海已全面建立市、区、街镇、村居四级河长体系,共设立河长7787名,民间河长、河道监督员3441名。作为落实河长制的首场战役,去年有1864条段、1756公里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现象。今年启动以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四期工程为引领的劣V类水体整治,截至目前累计已完成河道治理2040公里。在2018年8月31日的上海市河长制电视电话会议上,市委书记、市总河长李强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注重百姓感受、更加奋发进取,真正把河长担子挑起来,到2018年底全面消除河道黑臭,到2020年力争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
一幅蓝天美图 “水晶天”会越来越多
“水晶天+棉花糖——这就是魔都!”2018年夏天,上海高颜值的天空美如画,陆家嘴、人民广场、南北高架等城市美景刷爆朋友圈。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2017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就显示:2017年,本市环境空气中PM2.5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下降了13.3%,较基准年2013年下降了37.1%;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均为历年最低。
根据上海未来5年空气治理的“蓝图”——《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到2020年,力争将PM2.5年均浓度降至37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率力争达到80%左右;到2022年,力争将PM2.5年均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这意味着,蓝得让人心醉的“水晶天”,将会越来越多。
通常,冬季是全年PM2.5浓度最大、污染最高发的时节。但如今,洁净的空气已不再是“夏秋专属”,随着上海大气环境质量的显著提升,市民越来越有机会在冬日里畅快呼吸。根据2017年冬天本市环保部门在线发布的监测数据,2017年11月到12月,上海PM2.5日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是自2013年监测PM2.5以来的最低,比近五年同期均值低约30%,比2013年同期低54%。
冬季空气质量的改善,还得益于本市烟花爆竹禁燃限放取得的成效。农历除夕到正月初五向来是烟花爆竹的燃放高峰。数据显示,2018年在这个高峰期内,上海PM2.5浓度创出史上最低。不仅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均值始终是优良,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小时出现过超标。
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一,上海空气质量指数一直为“优”。其中,初一凌晨1时前后,因为禁燃举措到位,上海一度是全国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烟花爆竹“禁燃令”实施之初,也曾有少数市民表示,一个没有烟花爆竹的春节,年味似乎淡了。但在实施三年后,绝大多数市民的感受是:抬头见蓝天,“禁燃令”值了!
(摘编自2018年11月7日《新民晚报》 记者邵宁)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