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松江:石湖荡镇老人听乡音学文化学时政很开心
2020-08-13
字体: | 阅读:195|

81岁的谢晋泉老伯是松江区石湖荡镇东港村的村民,他还有一个身份——“农家翻译”。如今,全镇有26名“农家翻译”活跃在乡村的各远程教育收视点,职责是把石湖荡镇社区学校开设的各类课程,以及时政新闻、惠民惠农政策等,用松江方言“翻译”出来讲给老年学员们听。这几天,镇里又在物色新的志愿者,争取扩大队伍,每个村至少配备一名“农家翻译”。

 

 

 

 

石湖荡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8806人,占户籍人口的61.3%,高龄文盲老人多达七成以上,他们中很少有人能完全听懂普通话,平时大家更愿意用浓浓的乡音聊家长里短。镇社区学校的远程收视班已办了多年,内容有农业科普、生活休闲、卫生保健、烹饪营养、文明礼仪等,还会时常传播一些国家大事、上海新闻和社会新风。作为优秀学员的谢晋泉老伯发现,班上有好几位老人听课很吃力。远程教育都是普通话教学,一堂课下来,老人们不要说记笔记了,很多地方听都听不明白。于是,曾经当过初中数学教师的谢晋泉,自告奋勇当起了辅导员。“每天的课是9时10分开始的,到现在我都是骑电瓶车去上课的,7时多就到了,可以和大家一起温习一下前一次课的内容。课后,我还会把记的笔记再用松江话复述给大家听。如果我也有搞不懂的地方,就回去翻书查资料,等下一次上课时再跟大家交流。”谢老伯说。

“农家翻译”还有一项任务是协助大家写作业。虽然听课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但班级里有要求,希望大家经常写写学习心得。有的老人写得不通顺,“农家翻译”就逐篇帮着修改。有的老人不会写文章,这也没关系,可以口述出来让“农家翻译”帮他们“译”成文章。学校还会每年出一本集子,汇编每位学员一学年里的最佳作业。新中村的蒋阿婆已是耄耋之年,不会用电脑,她的作业是“农家翻译”帮她打印的。当蒋阿婆看到自己的作业被印成了书,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一有邻居来串门或有小辈来探望,她就把作业集拿出来展示。

(摘编自2020年8月12日《新民晚报》  首席记者王蔚)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