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太保蓝公益基金会、上海市老年基金会资助的青浦区练塘镇“守护记忆守护爱 温情助老乐龄派”公益服务项目近日分别在练塘镇东泖村、北埭村、湾塘居委会、下塘居委会、叶港村、芦潼村、小蒸等多个村居开展活动。
一、守护记忆守护爱
花香暖夕阳:五场插花活动助力认知症预防
青浦区“守护记忆守护爱 温情助老乐龄派”公益服务项目特别策划的“指尖生花·脑力常青"主题插花活动,陆续于9月11日、12日、16日、17日、22日走进练塘镇东泖村、北埭村、湾塘居委会、下塘居委会、叶港村五个试点村居,通过艺术疗愈与执行功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为100余位长者送上兼具趣味性与健康价值的关爱服务。
活动亮点:以花为媒的认知训练
活动现场创新性地将认知症早期筛查与园艺疗法相结合,通过“脑倍佳”软件的多维度评估与多感官花卉互动实现双重干预。每场活动设置"视觉刺激""步骤记忆""创意组合"三大环节。先通过辨识不同花材(如康乃馨、洋桔梗)的颜色与形态,激活大脑枕叶视觉皮层;然后再跟随社工老师"先剪枝后插叶"的流程指令,强化前额叶工作记忆功能;最后动手修剪花枝、调整花泥等操作,能够精准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这种非药物干预方式可提升多巴胺分泌,延缓认知衰退。

指尖绽放的时光拼图
在铺满向日葵与尤加利叶的长桌前,老人们端坐整齐,指尖轻捻着红玫瑰的花茎,时而低头比对花材,时而与邻座交换工具。社工老师播放的PPT页面温柔的引导:先按三角形定位插入三支红玫瑰,再用多头玫瑰和小雏菊圈出造型形状——这既是色彩搭配训练,也是场景重建。花泥渐渐被紫罗兰、小雏菊填满,如同拼凑起零散的时光碎片,而藏在花束里的姓名贴,正悄悄记录着每个人专注时长与创意轨迹。当一位76岁的银发奶奶首次完成立体花篮制作后兴奋展示:“年轻时没机会学,现在脑子转得比花枝还灵活!”

二、温情助老乐龄派
巧手编织,指尖传承非遗之美
9月9日下午,练塘镇小蒸居委会举办“巧手编织 多彩生活”手工编织及染色扇子活动。志愿者为居民分发材料,指导老师详细讲解竹编画与扇子染色的技法与细节。大家专注学习、积极动手,一件件精美的竹编画和五彩斑斓的染色扇子逐渐成型。活动中,老人们不仅体验到手工创作的成就感,更深刻感受到传统编织与染色技艺的匠心魅力。

戏曲传情,乡音共筑邻里温情
9月22日,芦潼村委会戏曲活动精彩上演。悠扬的唱腔、生动的表演,为社区老人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活动不仅让老年朋友在戏曲中放松身心,更为大家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增进了邻里情谊,提升了社区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对传统戏曲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月满中秋,手作月饼暖人心
9月26日,北埭村开展“情暖中秋”手工月饼制作活动。金秋时节,老人们齐聚一堂,在老师的指导下揉面、包馅、压模,亲手制作象征团圆的中秋月饼。大家边做边聊,分享生活趣事,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一份亲手制作的月饼,不仅传递了节日祝福,更承载了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和传承。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青浦区代表处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