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闸北公园西园改造后兼具生态休憩观赏文化等功能
2018-08-17
字体: | 阅读:207|

经过7个月闭园改造,闸北公园西部园区2018年8月16日起向游客开放。

 

重新开放的西园面积5.67公顷,主要包括西门内外广场及主干道、原百姓舞台、中心湖及三座岛屿。西园改造中调整了公园布局结构、强化中式古典园林特色。改造后的公园更具历史底蕴,将打造一座兼具生态、休憩、观赏、文化功能的高品质综合公园。

 

 

 

 

闸北公园西园区历经七个月改造2018年8月16日重新开放   新民晚报记者张龙摄

 

重建西门新建双枫双院

闸北公园位于共和新路1555号,面积13.35公顷,1946年建成开放,是静安区历史最悠久的公园。公园前身为纪念宋教仁而建的墓园,习称宋公园,后更名为教仁公园。解放前夕一批革命志士在这里牺牲。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公园更名为闸北公园。公园历经多次改扩建。园内宋教仁墓和钱氏宗祠均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闸北公园西部园区以宋教仁墓为主,沿共和新路一侧有榉树广场。中部园区为主景区,对鸣湖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水面宽狭不一,岸线勾连曲折。湖西有双枫双院、滨水广场;湖中有尽悠、翠幽、系舸三岛,岛上地形多变,植物季相分明,亭榭点缀其间。陆岛以桥相接,其中,天光、云影两桥颇具特色;湖东钱氏宗祠为银杏、青枫、悬铃木林环绕,交相辉映。东部园区有睡莲池、儿童乐园、健身步道等景点。

据介绍,此次西园改造重建了西门,新建双枫双院;重塑中心湖区景观,更新游乐、健身、休憩等服务设施。如今的公园西门直接朝向共和新路,开间宽敞、空间完整、简洁大气。

东部园区将实行封闭改造

为降低噪声对居民的影响,西园新建一座滨水广场,有效分流东园部分活动人流,使东、西园人群分布更加均衡;中心湖三座岛屿上则开辟多个小型广场和临湖平台,通过园路连通,吸引游客漫步、休憩。公园保留了原有大树和优质花灌木,对生长过密或生长不良的苗木进行抽稀,将雕塑公园梅园部分梅花移植于园内,适当增加樱花、红枫等开花色叶植物和八仙花、萱草、紫娇花、石蒜等开花地被品种。对水体进行清淤、引入水处理设备、种植水生植物。

为凸显闸北公园的历史底蕴和中式园林风格,除宋教仁墓、钱氏宗祠等历史建筑外,按照中式传统建筑营造法则,静安区还对原有亭廊进行整修。新改建建筑和西门采用简约中式风格,新建双枫双院院墙采用中式透窗和压顶,与原百姓舞台的建筑风格协调一致。据介绍,园方还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因地制宜,优化公园排水系统;根据智慧公园建设导则,新建监控、路灯等安防系统;按照智慧厕所建设要求,在一座扩建厕所内增设用厕量统计、厕位感知和求助系统。重建供水、排污、供电系统;完善指路铭牌、植物铭牌、警示牌、座椅、垃圾箱、衣帽钩、饮水机等各类便民服务设施。

据悉,西园开放当天,闸北公园东部园区同步实行封闭改造。

(摘自2018年8月17日《解放日报》  记者唐烨)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