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上海“两会”声音:长护险试点推行一年 “质量监控”成需求
2019-01-31
字体: | 阅读:70|

全面推开一整年的上海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成为今年上海两会养老议题中的头号话题。关心上海养老事务的代表和委员以现场发言、代表建议、委员提案、政协大会发言等形式肯定长护险成绩,也把他们观察到的长护险运行问题逐一呈现。

 

 

    金山区建国医院成立专业长护险部门,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员规范上岗进行居家护理,每项服务结束后都会进行核对登记。 文汇报记者袁婧摄

 

截至目前,全上海共受理长护险申请24.9万人次,完成评估21.6万人次,13.8万老人接受居家照护服务。长护险服务清单上的42个服务项目共被使用2568万次,其中27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的发生量占85.5%,15项临床护理项目的发生量占14.5%。

“成绩不多说了,我们来谈谈问题”——民主党派和“较真”的代表、委员相信上海可以做得更好。他们提出,长护险试点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背离制度设计初衷、亟需改正完善的问题,比如部分评估结果失真失准,一些护理人员人证不符、服务质量不过关,居家养老服务遭到了“挤压”。

统一评估失能检出率偏高

农工党上海市委重点针对长护险的居家护理部分作了调研。他们认为,作为长护险“守门人”的统一需求评估“质量存在偏差”,比如部分申请人的调查表评级结果与实际需求不对应;部分调查内容无法反映申请人的实际身体状况,部分地区的统一评估复评率较高、等级调整多。

统一需求评估结果分为六个等级,失能程度达到二级以上的申请人可以获得长护险服务,等级越高,服务时间越长。市人大代表、青浦区盈浦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孝芳介绍,在盈浦街道2018年前11个月的评估中,失能检出率出现明显的前低后高趋势,这反映出评估机构对评估标准把握时紧时松,前后不统一,“总体失能检出率偏高,部分未失能的老人获得了评估等级,部分失能老人的评估等级明显高于实际状况。也有少量确实失能的老人没有获得合理的评估等级。”

徐孝芳指出,统一需求评估是老人享受长护险待遇的“控制阀”,“如果评估结果失真,长护险基金将面临风险。”她分析,导致评估标准偏宽松的原因有三:一是服务机构出于扩大业务需要,对评估机构施加影响;二是有的老人出于对服务需求的期望,没有真实反映身体状况;三是评估机构医护人员退出,放松评估尺度。

农工党上海市委调研发现,全市现有需求评估机构40家,绝大多数没有专职评估员,主要借用街道聘用人员和社区卫生中心医护人员,评估质量难以保证。他们认为有必要优化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完善评估信息管理系统,要确保系统与民政救助、医保数据、居民健康档案等数据库互联互通。徐孝芳认为评估必须落实责任主体,确定质控方案和监管机制,对违规评估要进行查处。

一位护理员一天服务10名老人甚至更多

市政协委员丁勇观察到长护险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良莠不齐,表现之一是偏高的“人护比”。人护比,是反映服务人员每日人均有效服务量的指标,人护比越高,人效越高、利润越高。丁勇指出,长护险服务人员的人护比经常达到1∶10甚至更高——也就是说,一位护理员一天服务的对象数量达到10个甚至更多。

“目前长护险服务支付只与服务频次挂钩,客观上导致了服务供应商对高人护比的追求。过高的人护比势必以缩短服务时长、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丁勇介绍,在较早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日本,监管机构对人护比有严格规定,一般不允许超过1∶5。他认为,上海也有必要设立人护比上限。

一线护理中还有个别令人担忧的现象,丁勇列举了比较典型的两种:一是“套证”——按照服务单价由低到高,长护险服务人员主要分为养老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执业护士等几类,少数缺乏医疗照护资质的人员有“套证”举动,也即两人或多人“共享”医疗照护资质证件;二是服务“套现”,在不提供满时服务、达标服务的情况下,仍然说服老人在“服务确认单”上签字。除此之外,还有以家政服务取代小时收费更高的生活照料甚至临床护理的情况,如此便能获得更高的“客单价”——这种情况有时候与评估等级的虚高配套出现。

“这些细节看似是服务人员个人行为,背后却反映了长护险制度体系中的漏洞。”丁勇指出,一方面,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同步、不对称、不协同,服务对象一般都是被动接受信息,如果服务机构故意隐瞒服务人员的资质、身份、服务范围、服务时长,服务对象很难发现;其次,监管部门虽然启用了线上平台进行服务监管,但支付核查却仅考察纸质“服务确认单”与系统录入数量的一致性,一旦纸质确认单信息失真,线上数据便形同虚设;再者,长护险服务所涉及的多个部门相互信息并不同步和对称,极易导致监管疏漏。

丁勇希望上海能设立一个“长期照护管理中心”,统筹监管职能、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几大基本功能,比如匹配符合资质的服务供应商;实现对护理服务的高效监督和有效管理等。

长护险和居家养老不应该“非此即彼”

长护险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是非此即彼、不能共享的吗?记者咨询相关部门人士获悉,答案并非如此,只是这两项服务之间的关系有些复杂。

市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郝勇解析,长护险出台之前,民政部门已连续多年面向困难群体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长护险试点推广过程中,部分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被“平移”到长护险服务对象清单。两项服务不是不能叠加供给,只是原来居家养老服务的财政资金支付被削减了。换句话说,享受叠加服务的个人获得的服务待遇不是“1+1”,而是低于“1+1”的。

用相关部门人士的话说,“长护险没能覆盖的困难群体,继续享受原有的居家养老服务;长护险覆盖到的服务对象,在服务待遇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居家养老部分服务。照此逻辑,长护险评估等级越高的老人,享受的长护险服务时长越久,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时长就压缩得越厉害。”

郝勇指出,居家养老服务面向困难群体,属于社会救助层面的服务;长护险按照制度设计是要发展成为社会保险的,是社会保险层面的服务,两者可以叠加、不能互为代替。他建议在以长护险为社会保险的基础上,再叠加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服务。农工党上海市委的提案、市人大代表袁静的代表建议等都作出了同样的呼吁。

(摘自2019年1月31日《文汇报》  首席记者钱蓓)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