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为老服务场所“见缝插针”布局,越来越多上海老人习惯早上入托、晚上回家
2020-06-20
字体:
大
中
|
阅读:181
|
2020年6月的一天上午,天气晴好,8点钟不到,83岁的王志华阿婆从家里出发,沿着熟悉的街道慢悠悠走了10分钟左右,就来到了掩映在南京路繁华商圈背后的外滩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小东门街道邻家屋里厢东街家庭生活服务站位于黄浦老城厢康家弄内,面向两个居委5000多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图为志愿者帮助老年人测量血压。 记者蒋迪雯摄
“我家就住在马路斜对面,过来是真的方便!”独居的王阿婆是中心内设的日托站的常客,每天一早赶来报到,往往一待就是一天。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如何突破空间和资源制约,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是摆在上海主政者面前的一道考题。在“9073”基本养老格局之下,近年来,密布于上海社区、街镇和村居的各类为老服务场所越来越多且密,一张“家门口”的养老网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一碗汤距离”内养老
像王阿婆一样,越来越多的上海老人习惯早上入托、晚上回家,在“一碗汤距离”内享受包括助餐、洗浴在内的多种便利的社区养老服务。
这是上海近年来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的一个缩影。“见缝插针”地布局在街头巷尾的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等场所,成为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
尤其在疫情期间,老年人的“获得感”更为明显。位于普陀区的章家巷老年食堂,是上海第一家全年无休的老年食堂,共为周边20多个居民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即便堂食服务一度暂停,但食堂仍坚持每天为周边的刚需老人送餐上门。疫情期间,上海针对社区刚需老人的上门送餐,日均达到了1.3万客。
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1020个助餐服务场所,其中社区长者食堂累计建成210家,集中用餐的老年助餐点共有810个,全市日均老年供餐量达10.1万余客。随着疫情好转,目前上海的社区养老服务也在有序恢复,并逐步扩大规模。据统计,目前全市上门助餐每日服务量已恢复到5万客。
相比城区,上海郊区养老设施较为薄弱,养老服务面临着不能很好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窘境,社区养老的需求同样迫切。
为解决养老设施供给问题,近年来,松江等地探索租用农村闲置宅基地房子底楼改建为“幸福老人家”,为老人提供集中照护、上门护理等服务。
在农村版“养老综合服务体”内,即便不离乡土,农村老人也能享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和市区老人一样,他们聚在一起聊天、打牌、做手工,一整天同样充实而有趣。“这样的生活,原来我们郊区老人真是想都不敢想呀!”一位老人感慨地说。
无论市区还是乡郊,这张“社区嵌入式养老”网络正编织得越来越密。截至目前,上海已建成“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68家,社区老年人助餐场所1020个,还有400多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为30多万人提供居家上门照护服务。
在此基础上,2020年上海还将引导建设一批示范街镇社区,全面构建各个社区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根据规划,到2022年,本市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在街镇全覆盖的基础上数量实现翻番,不少于400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总量将达到1600家。
社区养老注入新动能
为了让老人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精准、全面的养老服务,在提供助餐等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合作,正源源不断为社区养老注入新动能。
在普陀区万里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80岁的姚桂英老人坐在电动轮椅上,操控按钮“行动”自如。“我前段时间摔了一跤,走路走不远。这种轮椅现在在社区也能租了,挺方便我们老年人的,开心!”
针对姚桂英老人这样行动不便的群体,上海2019年推出了社区康复辅具试点项目,通过将养老资源引入社区,让有需求的老年人随时租赁品质优良、性价比高的康复辅具,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这一试点2020年将继续推进,租赁网点在2019年70个的基础上,再增加80个。同时,上海初步培育建立起一支康复辅具技术咨询师队伍,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指导。
与机构相比,社区在养老资源专业化方面相对不足。为此,近年来上海大力推动养老院等机构打开“围墙”,向社区老人开放。位于闵行区的继王敬老院,定期安排3名医生和1名护士入驻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展义诊,颇受社区老年人的欢迎。
在运营刚一年的锦颐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通过与街道3家三甲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专业康复机构等“医疗体”资源合作,为社区老人提供中医理疗、疾病预防、康复照护指导、健康体检等服务,形成了“医养结合”的特色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近年来,随着“智慧养老”等产业的兴起,科技力量也为家门口的养老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普陀区万里街道“爱照护”长者照护之家,依托计算机和数据分析技术,老人24小时全天候的活动轨迹显示在后台大屏幕上。
“通过还原轨迹、数据倒推,可以改善服务、消除隐藏的风险点。比如针对老人易摔跤,通过倒查行动轨迹可以发现摔跤前发生了哪几步,在哪个步骤上进行干预或修正可以减少跌倒的概率。”管理团队的谈秋玉说。
为了打通养老服务与老人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从2018年起,上海还试行了“社区养老顾问”制度,请社区内熟悉各项民生政策,能够整合、调配包括政府和社会在内各种民生服务资源的人,就近帮助有需要的老人。
目前,上海已在全市街镇、居村建立了1900家“社区养老顾问”点,拥有养老顾问2746名,2019年总计服务15万人次,服务实现了线下、线上、空中(电台)多方位覆盖。
让老年人的笑容更多
时间一到,奉贤“睦邻四堂间”的线上云课堂准时开课,微信群里,130多位社区老人互动热烈。工作人员卢佳晨拿出准备好的讲义,以语音授课的形式,教授老伙伴们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2020年2月以来,云课堂还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安排了剪纸、烹饪和废物改造等13节课程,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激发了老伙伴们的兴趣,即使足不出户,也能老有所学。
在上海,“老有所养”所指代的,绝不仅仅是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更是通过丰富的文化教育和心灵关爱,给予老年人有尊严、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在上海社区,多种多样的平台向老年人开放,帮助他们追求更为年轻和富有活力的老年生活。位于殷行街道的乐活空间,就是一处专门为社区老年人打造的集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服务平台。
69岁的刘珍子老人是这里的常客,虽然体能不及年轻人,但在器械上锻炼起来,一点也不怵。“因为一些家庭问题,我一度陷入悲哀沮丧的境地不可自拔,健身后,身体健壮起来,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憧憬。”
对另一群特殊的老年人来说,想要露出笑容并不容易。目前,上海有约20万认知障碍老年人,这种疾病的主要特征是遗忘和情绪反复。为了精准关爱这一老年群体,上海于2019年启动了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
出台上海首份认知症友好社区标准的是长宁区,在位于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的“记忆家”平台,志愿者们通过认知刺激训练疗法,延缓老人大脑功能下降。“人老了总归要变笨的,但是我想让自己笨得慢一点。”一位接受治疗的老人说的话让志愿者动容。
某种程度上,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比年轻人更为迫切,遍布社区的各类睦邻点,精准切中了老人的这一需求。街坊邻里组成的社区,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熟人社会,通过参加社区活动,老年人们得以保持一定的社会参与度。
不久前,浦东新区芳香园睦邻点终于恢复开放。见到阔别多月的老友们,李惠琴老人十分激动。“在家里憋了几个月,人都快郁闷了,我们都盼着睦邻点早点开门,可以一起做手工、拉家常。”当天,正逢社区内有老人过生日。大家还一起动手制作手擀面,当作生日礼物送到了老人手中。
(摘编自2020年6月20日《解放日报》 见习记者顾杰)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