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社保卡,点击“医保就医记录册”,机器读卡,选择打印,即可拿到一本新的医保记录册——整个过程仅耗时1分钟。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沪开展医疗保障立法调研。记者获悉,数字化+医保,催生出更多可能:医保预算模型下,每一分“救命钱”都能精准花在刀刃上;基金智能监管,织密扎牢安全“防护网”;长三角居民还能异地直接刷医保卡、甚至“脱卡”结算。
挂号难、缴费慢、排队烦——老百姓看病就医常见的难点、堵点和痛点,依托于数字化有望迎刃而解。医疗付费“一件事”,基于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医保电子凭证”,省去了患者不断往返排队付费的环节。通过线上线下付费环节融合,缴费实现“无感”,平均候诊排队时间也减少了。
上海还创新了就医付费的“上海方案”——依托国家“医保电子凭证”,结合“随申码”应用,为市民提供“多码合一”的亮码就医便捷服务。医疗费报销,所需的材料从改革前的44份压缩到了现在的12份,4项核验缩减到了1项。原本要历经30天审批,至少跑4次腿,也通过一次申请同步办理,优化审批流程,而压缩到14天,无需跑腿。
放眼全市,上海正加快推进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智慧医保”信息平台建设,拓展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场景。目前,全市超过800万参保人员申领和激活医保电子凭证,超过800家医保定点药店实现医保电子凭证上线应用,2021年9月将实现医保定点药店全覆盖,为看病就医提供更多便利。如今,已有40余个医保服务事项接入“一网通办”,过去一年里,全市医保“一网通办”办件数达308.1万件,其中“全程网办”14.2万件,“付费、报销‘无感’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就强了”。
医保预算,都是“救命钱”。这张饼怎么分?大数据来帮忙。以往,对于同一种病的诊疗,不同医院所产生的费用、最终的效果都可能不同。2019年以来,上海落实国家要求,开始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同步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大数据病种分值付费改革试点——简单来说,就是对相同病种、相同治疗方式按同一标准“打包”付费。
这样一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促进医院控制成本,选择更加高效合理的诊疗方式,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也发挥了临床路径的优势,更符合医学的个性化、复杂性及其内在发展规律。
同时,数字化也赋能医保基金的安全监管。配合本市互联网医院医保结算,能够对机构人员资质、诊疗内容、在线处方、线上结算等,进行全流程智能预警、实时追溯和监管干预。人工智能还建立起大数据反欺诈模型,一旦自动识别有一定可能违规的行为,就会将其从海量的信息空间中筛选出来,进行预警。在市区两级包括和监管对象之间建立一个闭环的管理。
早在2019年,由上海牵头,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支持参与,在全国率先推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目前覆盖长三角全部41个城市和8200家医疗机构。累计门诊异地结算398.05万人次,涉及医疗总费用10.16亿元。得益于数据互联互通,群众的便利还在不断升级:长三角参保群众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实现脱卡支付;长三角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做到全部统一,实现“无感登记”“无缝衔接”。这些计划,预计都将在2021年底全部完成。
(摘编自2021年5月21日《文汇报》 见习记者王宛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