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下午,上海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上海市市长龚正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1月27日,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市长龚正与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 解放日报记者张春海摄
1月27日,上海市政府记者招待会在世博中心举行。 文汇报记者陈龙摄
在2个小时左右的交流中,龚正市长回答了16家中外媒体的提问,涉及“十四五”规划、上海经济运行、疫情防控、民生福祉等热点话题。现就涉及老年朋友关心的重点话题摘录如下: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最近上海出现了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随着春节临近,大批的人员流动不可避免,再加上上海还有很多的境外旅客进入,所以想请问一下,接下来上海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继续更加精准、科学做好疫情防控?
龚正:你提的问题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到目前为止,1月21日以来已经累计出现了16例本地确诊病例。这次的疫情防控工作可以说是井然有序、精准有效,我们有信心做好相关处置工作。相关情况这几天都通过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及时进行了公布。
这次疫情应对,上海有三个特点:一是主动发现,最近16例本地确诊病例都是我们主动筛查检测陆续发现的;二是快速处置,“你快速我更快速”,第一时间启动预案,迅速锁定场所、迅速锁定病例、迅速锁定筛查的对象;三是精准有序,我们科学确定密接者、密接的密接、其他一般接触人员,这三个层次我们分别落实了闭环管理的措施,没有简单化,没有扩大化,而是精细化。目前来看,疫情总体可控,我们对下一步的处置工作很有信心。
这次疫情再次警示我们,“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坚持人、物同防,做到科学精准高效有序,把疫情防控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当前疫情防控要做到“三个抓”:一是抓措施执行。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常态化防控措施,要持续落细落实,要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二是抓应急准备。持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四早”“五最”,就是疫情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力争在最低的层级、最早的时间,用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关键问题,也就是阻断传染源,防止大规模的社区扩散;努力取得综合效益最佳,既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同时将对城市运行、人们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三是抓个人防护,这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借此机会,我要再次向市民朋友倡议,要坚持“防疫三件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春节假期即将来临,我们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也希望大家严格遵守防控要求,非必要不离沪,非必要不出境。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要带好头,减少流动和聚集。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请佩戴医用口罩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过一个健康安全、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人民日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将如何践行初心使命,做好民生工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龚正: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对建党百年最好的庆祝。今年开年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就召开现场推进会,部署推进16项民心工程建设。做好今年的民生工作,总的就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要围绕“提、补、扩”三个字做好三篇文章:
“提”,就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群众增收最重要的途径,我们将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今年(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确保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更精准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同时,继续提高养老金、医保和低保等待遇标准,努力构筑更加公平可靠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补”,就是补齐民生短板弱项。在持续破解“老小旧远”等难题基础上,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比如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去年(2020年)定的目标是55万平方米,经过努力完成了75万平方米,今年(2021年)计划再安排70万平方米。今年(2021年)要着力推进16项民心工程、10方面30项民生实事,从“一江一河”两岸功能的提升到架空线入地,从城中村改造到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从加装电梯到治理停车难,从早餐服务到便民就医等等,我们都要做实办好,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品到更多幸福的滋味。
“扩”,就是扩大高质量服务供给。这既要靠政府担当作为,也离不开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比如养老服务,今年(2021年)要新建5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00个助餐场所、5000张养老床位,还要完成2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的改造、5000户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借今天这个机会,向全市人民,也向现场的各位媒体朋友们,致以新春的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节选自2021年1月27日新民网 沈佳灵编辑 除署名外均张春海、张弛、刘歆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