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补齐民生短板 促进一体化发展 —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2020-08-24
字体: | 阅读:171|

“原来异地看病,要先把医保卡备案才能使用,跑来跑去非常麻烦,现在能直接自助刷卡了,报销比例也没有区别,真的是太方便了!”

2020年8月20日,长三角医保一体化免备案就医试点正式启动。来自上海青浦的赵梅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的自助机上轻轻一划,就用青浦市民卡完成了异地免备案门诊刷卡。同一天,嘉善人杨阿姨在上海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就医时,也体验到了同样的便利。



傍晚时分,G60科创走廊彩云飞渡,天际线美景如画   杨建正摄



     夜幕下的南太湖散发着新魅力,成为 不少上海市民的周末休闲好去处   新民晚报记者陈梦泽  通讯员王婕妤摄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区域公交线方便市民出行   新民晚报记者王凯摄


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长三角一体化按下了“快进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正不断推动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其中,民生领域的一体化创新,让老百姓有了最直接的感受。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长三角三省一市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奋力向前。

生命至上  筑起抗疫共同防线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平安,这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2020年春天延续至今的抗疫之战,就是最好的例证。

“车牌号:沪EL1029,发证日期:2020年2月16日……”今年疫情期间,吴江一家包装企业的司机上官土明的车窗前,始终摆放着一张醒目的货车通勤证。这是吴江汾湖高新区颁发的首张货车通勤证书。正是这张证,让家住上海青浦的上官土明在沪苏两地往来无阻。

“疫情严峻时期,‘一体化’解决了大难题。”据太仓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太仓与上海市嘉定、普陀和宝山3区签订协议,两地企业在仔细核对人员信息和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形成员工“白名单”,建立疫情防控举措互认机制,提高省际道口管控及通行效率。在通勤互认的基础上,还开通了就医人员绿色通道。

疫情期间,上海市牵头先后组织召开长三角主要领导专题视频会议,研究建立工作机制和协同事项,迅速筑起联防联控共同防线,实现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信息互通,健康观察解除告知单互认,并探索使用健康码。在防疫物资的筹措上,彼此互济互帮,诊疗方案亦相互共享。

前不久举行的2020第二届上海国际智库咨询沙龙上,毕马威中国董事合伙人杨洁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位市民,对长三角联合抗疫的感受和细节。“比如健康码的互认,上海是随申码,江苏是苏康码,浙江叫健康码,安徽叫安康码。但通过后台数据交换体系,就可以实现一枚绿码通行长三角,真的是非常高效。”

后疫情时代,随着入境航班的逐渐恢复,入境人员数量不断攀升,但却始终在长三角区域安全畅通地完成封闭式转运。其中,上海作为国内接收入境航班最多的城市之一,几乎每天都有来自美国、欧洲、日韩乃至全球各地的入境人员在浦东国际机场落地。

舟车劳顿、经过严格防疫的入境人员中,有许多苏浙皖居民,他们在上海通过层层排摸查验后,符合条件的,都由各地派驻机场的工作人员封闭式转运,安全而便捷。这样的无缝衔接,也为长三角恢复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公共服务  共享更多资源便利

“今天一早我还在跟同事讨论,什么时候异地社保能互通就好了,结果就收到了长三角公积金一体化的消息!说不定有一天,我的户口也能在上海、杭州买房了!”

8月20日上午,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会上传出的消息让在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工作的嘉兴人刘帆很兴奋。

事实上,2020年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民生利好不断显现。目前,示范区执委会已经梳理出了《示范区公共基本服务项目清单》,加快推进卫生健康、教育、文旅等共30项内容,让老百姓同等享受公共服务项目。

2020年6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公安部门共同签署了10个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合作项目,推动更多群众办事事项在长三角地区“全域通办”“一网通办”“掌上可办”。特别是跨省户口网上迁移的推出,长三角地区群众只需到迁入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即可,无需再到迁出地办理迁出手续,有效解决了以往群众“两地跑、多次跑”的困局。据估算,长三角地区将有数十万群众受益。

2020年6月3日,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一场联通上海和嘉善的“云诊疗”正在进行。上海市儿童医院专家正在对一位嘉善3岁男孩的病情进行会诊。患者家属娄翀霄告诉记者:“原本就考虑是不是去上海更放心,结果今天正好碰上要远程会诊,真的是水到渠成。我觉得这个很值得推广。”

医疗和教育历来备受群众关注。2020年以来,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群众最关心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也在逐步打破地域限制,实现长三角共享一体化发展的红利。

据了解,2020年9月上海大学将和嘉善合作,建成示范区最有特色的“未来学校”。除了基础教育,与产业发展更密切的职业教育一体化也加速推进。2020年,青浦的物流专业、吴江的工业机器人、嘉善的机电技术等优势专业,也将面向示范区两区一县同时招生。

交通运输  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

2020年7月1日11时28分,沪苏通铁路上海站往南通方向第一趟列车出发,许多乘客来到列车窗边,拿出手机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

“有了这条铁路线,以后我方便多了。”上海市民王女士常回江苏太仓看望亲人,当天她挥着手中车票,难掩心头喜悦。沪苏通铁路的通车,不仅为广大苏中、苏北地区人民带来巨大便利,也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

在中国,只要网购的人,提起“苏浙沪包邮”都不会陌生。这是长三角地区交通物流便捷的缩影。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提速。根据《规划》,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将基本建成。届时长三角区域铁路密度将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00公里/万平方公里,中心城市之间均能享受1小时至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

除了铁路,还有公路。最近,连接上海嘉定区和江苏太仓市的城北路正式开通。这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上海市打通省际断头路项目的首个通车项目,改变了原本上海嘉定城北路前往江苏太仓岳鹿公路需要绕行的现状,通行的时间由原来的近半个小时缩短到5分钟。

除了城北路,上海金山区叶新公路和青浦区东航路也将于2020年底具备通车条件。正在改建的东航路东起沪青平公路,西至吴江康力大道,全长2.43km。通车后不仅能加强上海市与江苏省的联系,而且能缓解G50沪渝高速公路、沪青平公路的交通运输压力。

生态环保  协同治理造福人民

桑土宜宜,水波泱泱。盛夏时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元荡生态岸线示范段,现场施工的劲头比天更热。在两省一市跨界河湖协同治理新模式下,元荡生态岸线示范段将于9月底贯通。

未来,这里将串起上海青浦与江苏吴江,构建总长23公里的“一环、三道、多节点”的环湖生态休闲廊道,还湖于民,为百姓休闲和市民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等体育运动提供场地。

据介绍,自2019年初,青浦、吴江和嘉善三地就签订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同治水”协议,不断推动治水联动,已形成“联合河长制”、协同打捞作业、信息共享等制度。

青浦区水务局副局长陆晓峰坦言,“原来他治理他的,我治理我的,现在边界河湖的治理突破了以前大家各管各的治理模式,同时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完成,再加同步管理,像元荡这样的联合项目,今年还策划了与江苏、浙江交界的几条河湖。”

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衡量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努力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

对于老百姓来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才是幸福。

(摘编自2020年8月23日《新民晚报》  首席记者潘高峰)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