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说说老上海结婚那些事
2018-05-15
字体: | 阅读:151|
《诗经》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婚姻是社会生活的永恒主题,不同的时代,婚姻文化不尽相同,这也是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5月,都是结婚“大月”,一对又一对新人步入婚姻的殿堂,给爱情打上个持久的印记。上世纪70年代的“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已变成了环境适宜的大房子、有档次的私家轿车和富足的银行存款等。尽管如此,“老三件”的历史依旧留在父母和老人们的记忆里和光影中。2018年5月1日起,由上海市民政局与普陀区政府共同建设的全国首家省级婚姻文化展示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今天,我们来说说老上海结婚的那些事儿。

旧时婚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清末的上海,居民来自各地,遂成五方杂处。在婚俗上,大家各有本乡习俗,但基本上大同小异。先是定亲,即订婚。男方父母央媒求亲,俗称“讨八字”;女方如有意,送出庚帖,写明姑娘的生辰八字,称“出八字”。男方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和男方无冲克而相合,就相亲(即看双方容貌),走人家(即走访婆家)。男女双方择日各摆定亲酒,订婚手续才算完成。再是纳彩,男方向女方送彩礼、下聘金。一般送首饰、衣物、茶叶、吉祥草、万年青。女方收彩礼后,以鞋、帽、眼镜之类回赠。随后迎送嫁妆。当时最时髦的嫁妆有被褥、衣服、箱橱、浴盆、马桶等。一切妥当后,即走到最后一步:成亲。男方租用花轿,红灯引路,鸣锣开道,吹吹打打到女方家迎亲。新郎新娘“拜堂”,在婚礼的掌礼人的颂词指挥下,向天地、父母、来宾等行叩拜大礼。这一天男家摆酒宴请宾客,称“花筵酒”,吃好后“闹新房”。婚礼后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家探亲,女方家设宴款待,称“回门酒”。

海派风尚  燕尾服和白色婚纱

上海是近代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早进入近代化的大城市,西风东渐,西方文明渐渐地影响了上海的风尚,上海传统的旧婚俗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在婚礼上,新郎改穿燕尾礼服,新娘则穿起了白色婚纱礼服。这种不按照传统礼制的新式结婚就是“文明结婚”。

 

 

 

这个年代的男女青年,在思想上冲破了传统,他们反对包办婚姻,提倡男女社交公开、自由结合,倡导自由恋爱、文明结婚。文明结婚省去了中国传统婚礼繁琐的礼节,通常邀请校长、教师、社会名流等长一辈的学人担任主婚人、证婚人,新郎新娘在主婚人的引导下握手亲吻、相互拥抱,然后邀请参加者入喜席或茶话会。一些教会学校和新式学校也会愿意无偿提供教室或礼堂,支持他们的学生和校友文明结婚。

当时,真正的文明结婚比例不高,但数量不少,于是,上海出现了专为文明结婚服务的礼堂,如法租界紫来街(紫金路)是著名的红木家具街,一家颇具规模的红木家具店在老西门内关帝庙(相当于现在的复兴东路955号)有一个红木家具仓库,他们利用仓库开设“西园”,提供文明结婚服务,因为礼堂布置大部分使用红木家具,于是被称之为“红木大礼厅”,以后,不少旅社、大饭店也利用自己的场所提供文明结婚服务,到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文明结婚蔚然成风。

 

 

老上海的婚房布置

 

既然是模仿西方的文明结婚,就得有相应的婚约文书,但中国古代几乎没有法律上的公证机构,于是,上海的出版印刷机构仿照西方的婚约文书印刷所谓的“结婚证书”,由分散在大街小巷、街头巷尾的烟纸店销售,当事人在印刷品的空格上填写新郎新娘名字、籍贯、年龄,以及介绍人、证明人、证婚人、双方家长的名字,加盖钤记,就是一份像模像样的结婚证书。

1935年4月3日,上海的57对新人参加了在新江湾新市政府大礼堂举行的全国首届“集团婚礼”。在婚礼上,新人相互二鞠躬,然后向证婚人鞠躬。证婚人向新人授赠结婚证书和纪念品,致婚辞,最后全体新人与证婚人一起合影留念。集团结婚也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期间影响较大的一种新婚俗。

结婚照  幸福和甜蜜的象征

结婚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为了把这幸福的记忆永远保存下来,就有了结婚照的诞生和流行。一张张结婚照,定格着一对对新人的幸福,也记录着婚俗的变迁。不知不觉间,结婚照已历经百年。新人成家后,多将结婚照悬挂在墙上,以示幸福和甜蜜。

清末民初,白色婚纱还未在国内亮相,当时的人们流行在花盆前或在八仙桌旁合影。上世纪30年代,西装流行于上海街头,迅速成为一种服饰时尚,那时的新娘身穿白色婚纱礼服,手持鲜花,头戴白色头纱长达五六米,新郎则身穿黑色礼服,白色衬衫,上扣黑领结,手捧黑呢高盆帽和白色手套。

真正名副其实的婚纱照则开始出现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前后,结婚照由教堂移至照相馆,程序上也由在举行婚礼后改为在婚礼现场拍摄,人数由集体婚礼合影变为只有新郎新娘二人合影。到解放初期,结婚照流行着军装、工农装拍摄。

上世纪80年代拍结婚照时,新娘又穿上了洁白的婚纱,戴上了洁白的面纱,手拿塑料花,还要化好淡妆;新郎要穿西服,打领带。再后来的婚纱照,一拍就是一套。拍摄时新娘要换好几套婚纱。

 

 

上世纪30年代左右的婚纱照

 

 

上世纪50年代左右的婚纱照

 

 

上世纪60年代的结婚照

 

 

上世纪50年代的结婚证,四面装饰以麦穗为主

 

曾经的配置  72条腿和三转一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婚事简办成了当时的新风尚。青年男女经过结识、恋爱,双方自愿结合,即可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法定证书,在法律上确立夫妻关系。当时,上海男女婚事都革命化。有的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后,就在单位举行婚礼,由单位领导宣读结婚证书,新郎、新娘谈一下恋爱经过,再助兴做做游戏,亲友吃些喜糖,婚礼就算结束了。当时人们结婚前,还会找木匠给婚房订做大木床、大衣柜和桌子、椅子等木制家具,当时的说法是要凑够“72条腿”。

到上世纪70年代,在上海结婚的经典配置是“四大件”,又称“三转一响”,即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这四样在当时是家庭生活富足的象征,也是女孩子出嫁的标配。

先说缝纫机。对那个年代的家庭来说,缝纫机十分重要,做衣服、缝被面全靠它。当年上海生产的很多缝纫机,如蜜蜂牌、飞人牌、蝴蝶牌等都是老百姓心目中响当当的品牌。当新娘带着缝纫机的陪嫁来到新郎家中,就表明这个新娘将来是个心灵手巧、会过日子的贤妻良母。但当年的缝纫机很紧俏,要凭票供应,票子主要从市总工会到区总工会到企业工会发放给职工,工会一般也会优先考虑马上要结婚的小青年。结婚后,家里的缝纫机总会被擦得一尘不染,还要做个很讲究的布套罩起来。

在“三转一响”的年代,自行车也是最大的“转”,大家都希望有辆自行车。有辆自行车,很神气,上下班也较自由些,用不着挤公交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票比缝纫机票还要吃香。当然,自行车也要进行一番精心打扮,车座罩上带穗的套子,车梁用布或彩纸裹起来,车条要绕上几圈毛线转起来才好看。车子被擦得锃亮,快快地骑过去,在弄堂里留下一路“丁零零”的脆响,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

一块上海牌手表,曾寄托了人们的梦想。在当年,几个月的工资才买得起一块表。那时,青年人总要到参加工作以后或筹备结婚时才会买手表。一些男青年还时兴为女朋友挑选宝石花牌手表。老上海人办婚事还会去买三五牌台钟,是因为这种台钟看上去厚重结实,经久耐用,有“一辈子”的美好寓意。

“三转一响”的最后一项就是收音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视机还是稀罕物,所以那个年代上海人结婚,收音机成了新房里不可缺少的摆设。收音机是“三转一响”中唯一的家用电器,也是上海家庭最早拥有的家用电器。当年上海的青年人结婚大多会选购红灯牌收音机,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个牌子听上去喜庆、吉祥。

 

 

上世纪50年代婚庆嫁娶用的茶叶罐,上书龙凤喜字之类的中国传统吉祥字,代表对新人的祝福

 

 

上世纪70年代上海结婚嫁妆之一三五牌台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礼物之双喜茶杯

 

家的模样  三大件和新三大件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的结婚习俗有了很大的变化,结婚拍套婚纱照成了时髦事,也开始流行喝喜酒。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这些曾经让一代人倍感骄傲的结婚大件悄然退位,人们开始向电气化迈进,追求的“三大件”变成了冰箱、彩电、洗衣机。这“三大件”的尺寸都不大。冰箱是单门的,洗衣机是双缸的,当时的电视机开始还是黑白的。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庭建设又向新的现代化目标迈进,“三大件”又变成了空调、录像机、电脑。在当时,空调只能制冷,冷暖制式那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事情。刚开始时家用电脑是“286”“386”。录像机则是电视的一种升级设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婚房布置

 

后记

上海的婚俗变化、婚礼用品的配备和婚礼方式的变迁,体现的是海派婚姻文化的传承和民间风俗的发展。尽管幸福的概念在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远比物质上更为重要,两个人的相爱远比结婚物资更重要。

(摘自2018年5月13日《新民晚报》  作者丛歌  薛理勇)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