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上海已热成“全国第一”,7月12日14时,上海徐家汇实时气温达38℃,创下今年新高,个别站点实时气温达39.1 ℃。据上海市气象局预报,接下来几天,上海的“热力值”依旧在线。
热浪滚滚来袭,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获悉,连日来急诊抢救室处于满负荷状态,仅7月13日一天抢救室已接受了40例紧急送医的病例,这波热浪击倒不少人,大多为有基础疾病的老人。
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教授向记者强调:持续高温天里,户外工作者首先要注意防暑降温,与此同时,老人也要格外当心,不要认为“在家就没事”,尤其要警惕“非劳力型热射病”,发现或救治不及时,后果可能致命。
在急诊医生眼里,极端高温天里,首当其冲就是要防中暑。中暑并非小事,严重到热射病的程度就可能致命。
“热射病有一个分类就是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毛恩强教授提醒,顾名思义,劳力型热射病主要袭击的是户外工作者,在烈日下劳作的人;而非劳力型热射病往往没有出现在烈日下,更没有在烈日下持续劳作,因此往往更容易因为被忽略而延误救治。
不在烈日下,怎会发生中暑甚至发展到热射病的程度?毛恩强教授总结往年急诊情况发现,老年人尤其是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是其“主要袭击对象”。
“极端持续的高温天里,老人在家不开空调,有的是不舍得,有的是不喜欢,还有的也可能因为年纪大了体感不那么敏感了,并不觉得热。问题是,尽管老人的体感不那么明显了,但因为环境温度升高,体液蒸发加快,如果补充水分不及时,就容易出现脱水、体内散热情况不佳、全身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毛恩强教授称,发病初期会表现为恶心、无力,很容易被认为是“天热很正常”,不予以重视,到情况严重时,则会出现心慌、脱水休克、多器官衰竭等危急情况,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老人,救治会变得极为复杂而艰难。
毛恩强教授提醒,持续的高温天里,老人在家可以适当开空调,将空调调到26摄氏度左右,早晚通风。
他尤其提醒“三个动作”:
第一,在夏天要适当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也不要一口气大量喝冰水;
第二,可以适当吃些西瓜、桃子等瓜果蔬菜,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营养均衡;
第三,不吃隔夜食物,尤其是老人,隔夜的食物即使放入冰箱也不建议老人再食用,因为夏天食物非常容易变质。
在他看来,这些夏季健康要领也适用所有年龄人群。
安度夏日,医务人员补充强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市民们一定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即便天气闷热,出门也要记得——戴上口罩。
(摘编自2021年7月13日《文汇报》 ,作者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