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阳光腊八有望“闪回”下周又将“失联下线”
2019-01-13
字体: | 阅读:70|
“去年洗的衣服到今年还没干。”一句玩笑话却成了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天气的真实写照。阴雨雪“跨年”而来,对上海而言,这一轮连续阴雨已长达40余天,日照时数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不过,2019年1月12日雨水暂歇,久违的阳光有望“闪回”,但下周降水又将卷土重来,阳光还是“稀缺货”。

 

 

 

    1月12日早晨,申城尚有零星小雨,上午起转为阴到多云天气,白天风力较大,傍晚起减小并伴有轻度霾。1月13日适逢传统民俗腊八节,全市以多云天气为主。

下周,上海将开启又一轮阴雨天气过程,1月15日前后有一次降水,1月16日后期雨水渐止,到1月18日再度迎来降水。气温方面,1月15日起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申城北风增大,最低气温将降为2℃至3℃。

多项气象数据创历史同期极值

2018年12月至今,上海接连出现阴雨天气,被网友戏称为“太阳失联”。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上旬,全市雨量、雨日、日照时长等多项气象数据均创历史同期极值。

上海中心城区徐家汇观测站测得雨日为1872年建站以来同期最多,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三高位。

全市的日照时数也创历史同期新低。以宝山站为例,2018年12月至今,太阳“在岗”时间不足60小时,仅为常年同期(176小时)的三分之一。特别是进入新年以来,上海各区气象站日照时数普遍不足2小时,徐家汇、青浦、闵行、浦东、松江、奉贤等六个站基本无有效日照,嘉定、宝山、金山等三个站的日照时数均在1至2小时,崇明稍高,为3.4小时。这在历史同期极为罕见。

据悉,上海气象史上最长的连续冬雨纪录发生在1954年1月8日至23日,连续16天,天天有雨,总雨量达113.8毫米。

台风“帕布”是阴雨天气“元凶”

不仅在上海,这轮阴雨更笼罩了我国南方多地。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数据统计,自2018年12月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等地降水量已呈现偏多之势,尤其江南到西南地区东部一带的阳光更是稀缺。

这轮阴雨天气何以绵延不绝?气象专家表示,背后“元凶”是今年第一号台风“帕布”,它相当于一台逆时针旋转的强劲水泵,把来自印度洋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南方地区,再加上冷空气南下,冷暖气流交汇,降雨频繁,于是1月初始南方阳光就持续“失联”。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从目前天气形势看,由于2018年12月开始高空缺少输送水汽的动力,水汽补给减少;1月12日,南方连阴雨天气会出现短暂间歇,长江中下游沿线以北的地区云量较少,武汉、合肥、南京以及杭州都有望迎来晴天。

不过,周末阳光也只是一场“快闪”。1月14日起,随着冷空气南下再度和暖湿气流结合,南方将迎来新一轮大范围降水过程,太阳又将“下线”。

(摘自2019年1月13日《文汇报》  记者周渊)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