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旗袍阿姨“带火”老上海风情街
2018-08-23
字体:
大
中
|
阅读:312
|
旗袍、高跟鞋、珍珠项链,盛装而来的阿姨们站在“街景”前拗造型,“长枪短炮”加上手机,留下老上海风情的倩影无数。
位于世纪汇广场的老上海风情街 杨建正摄
老上海风情街吸引了不少上海阿姨身穿旗袍前来怀旧 杨建正摄
近日,一个消息在老年人“朋友圈”里流传:陆家嘴的商场里出现了一条“老上海风情街”,黄包车、老店铺、船码头,俨然是老上海的模样。成群结队的“旗袍阿姨”和“老克勒”前来“打卡”,成为“带火”老上海风情街的主力,追逐“网红”的劲头不输年轻人。这出人意料的场景带来值得探讨的话题:在年轻人成为商家争夺人群的当下,老年人的消费需求、社交需求,应该由谁来满足?
陆家嘴地下藏着“老上海”
“呜——”“复兴号”货轮远洋归来,船坞码头旁,一辆灰绿色“铛铛车”缓缓驶来;“永安百货”“大新公司”的彩色玻璃窗和欧式小阳台前,走过旗袍女子;墙角停放的二八自行车,装载着小伙儿和姑娘的青葱岁月……从轨交世纪大道站出来,走到世纪汇广场LG2层,仿佛从现在穿越到了上世纪。
2018年6月刚刚开业的世纪汇广场近期迎来大客流,穿着考究的旗袍阿姨、装备“长枪短炮”的上海爷叔直奔地下的“1192弄老上海风情街”,不少人甚至还拖着行李箱,里面装着几套行头、各色配饰。昏黄路灯下,一位“上海名伶”莲步款款,靠在墙头摆个忧郁的倩影,爷叔们的镜头立马“刷刷”跟上,有条件的打光,没条件的用手机手电筒借光。一顶粉红色礼帽,阿姨们轮流借戴;女儿赞助的假发,一定要显摆显摆。拍到一半补一补口红,把最美好的自己和老上海一起,定格在相片中。
来到“1192弄”的旗袍阿姨,要么是三三两两的小姐妹,要么是“10人成团”的“大部队”。“我们时装队十几个队员,听说这里有老上海风情街,就一起过来看看,感觉好像回到了童年。”刘阿姨一大早来打卡,余兴未尽很是兴奋。“我家住杨浦,看朋友圈转发,特意坐地铁过来,这里设计得老嗲额。”红姐拍摄间隙也不忘整理一下发型,“我在新疆插队落户了几十年,梦里都是这样的情景,现在终于亲眼见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入目都是老建筑、老字号、老味道,仿佛穿越到了过去,让人有久违的亲切感。”一些摄影爱好者也觉得不虚此行。
而比起拍摄大片,连先生更青睐“1192弄”的老上海味道,虽然入驻商圈的餐饮品牌还没有全部开业,但沈大成、小绍兴、老大房等一批老字号足够有号召力。此外,瞒着爹、我是主饺等一批网红餐饮品牌,也为“1192弄”带去不一样的风情。
老年人消费需求不可忽视
这两年,上海一年新开二三十家商场,从市中心到外环,为市民带来更多购物、休闲、娱乐的空间。但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增量还是存量,商场瞄准的目标群体多是年轻人。而“1192弄”的走红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老年人的消费和社交需求该在何处释放?
市民政局2018年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中的33.2%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但这483.6万人却在购物中心里无处可去。现在购物中心几乎没有专门以老年人为特色打造的项目,针对老年人的业态和品类也很少,即使是主打家庭消费的购物中心也在做80后小家庭的生意,鲜有考虑到老年人的消费。然而,当商家觉得老年消费“无利可图”的时候,老年人却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时髦、更懂享受。
穿着旗袍赶去“1192弄”的上海阿姨,就像年轻人化身动漫人物到二次元主题区域“打卡”一样,而他们也和年轻人一样从网上获取信息。智能手机、PAD等电子产品都是标配,刷朋友圈、看公众号,给他们带来上海好玩、好吃的资讯。
事实上,在日本就有专做老年人生意的购物中心,在永旺购物中心东京葛西店,有各类为老年人定制的细节。例如开门时间提早到上午7时,铺设180米长的健身步道让老年人可以把这里当做“晨练场”,选择适合老年人的服饰、鞋子、首饰乃至于护膝、手杖等商品,超市购物车经过改良重量比普通车轻了30%,健身房为老人带来舒缓的运动项目,娱乐中心则能让他们体验围棋、跳舞、瑜伽、戏剧、摄影、烹饪等课程……一系列的改变让老人在购物中心的停留时间达到三四个小时。
如何挖掘老年人在购物中心的消费能力?“老年人在购物中心里不应只是陪伴在孩子左右,而应该让他们各有各的玩法。”有业内专家指出,有钱有闲的老年人并不满足于在公园打打拳,他们希望购物中心里出现更多适合他们的体验型业态,而这也是“1192弄”火起来的重要原因。“老年人也需要新鲜的体验,既能让他们回忆过去,又能融入消费业态,未来的商业体应该挖掘他们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
(摘自2018年8月23日《新民晚报》 记者张钰芸 见习记者钱文婷)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