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麦贤得:永远的钢铁战士
2018-08-01
字体: | 阅读:112|

我军的“八一勋章”,是由中央军委决定、中央军委主席签发证书并颁授的军队最高荣誉。2017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首次颁授“八一勋章”。

 

 

    “八·六海战”中英勇作战的611艇,被授予“海上英雄艇”光荣称号。麦贤得与第三代“海上英雄艇”官兵共话光荣传统。陈健摄

 

 

麦贤得寄语新一代官兵“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陈健摄

 

 

伤愈出院后的麦贤得重新回到611艇,回到主机操控台的战位上。(资料照片)

 

 

麦贤得幸福的一家。陈原摄

 

    在八一大楼颁授仪式现场,麦贤得等10位获得“八一勋章”的同志依次上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他们佩挂勋章、颁发证书,同他们亲切握手、合影留念。

而在此之前50年,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22岁的“钢铁战士”麦贤得。

“麦贤得同志是意志坚强、不怕牺牲的钢铁战士。”这是习主席签署的授勋命令中对原91708部队副部队长麦贤得的评价,高度概括了麦贤得同志的卓越战功。

那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歼敌最多、战果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著名海战,发生在53年前。海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南海波涛依旧,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为保家卫国流血牺牲的英雄。

我4艘护卫艇火力,还不抵“章江舰”

“八·六海战”的作战命令,是在1965年 8月 5日晚上 8时 10分下达到位于汕头水警区的南海舰队护卫艇第41大队的。

早在接到战斗命令前,麦贤得内心就一直期盼着能出海执行战斗任务。

那时,大陆沿海的渔民常受国民党海军的欺凌袭扰。广东汕头一带渔民出海打渔,曾多次被美制蒋舰绑架,为的是从渔民口中获取我沿海驻军情况。美制蒋舰还轰炸扫射大陆渔船,麦贤得一位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也被炸伤。

因此,当8月5日早晨6时10分,南海舰队司令吴瑞林接到雷达兵报告:美制蒋舰“剑门号”和“章江号”溜出台湾左营港,正向我南海渔场窜犯,这位将军在上报总参、海军和广州军区司令部的同时,就向汕头水警区下达了作战命令。

那天,正赶上麦贤得所在的611艇“补休加餐”。此前,他们受命前去厦门接收了611艇,“八一”建军节是在海上过的。新的611艇航速比原来527艇的28节还要快,最高可以达到32节。为了防止战情泄密,5日白天,汕头水警区该休假还是休假,聚餐后战士可上岸。直到最后一刻,战斗命令才下达到护卫艇大队。

“那天晚上我还陪战友去相亲了。”当年麦贤得的班长黄汝省如今已耄耋之年,他说,“但我们请假时,每个人都要登记清楚去哪里。所以我和战友刚到老乡家坐下,茶刚沏上,还没端起喝,水警区的同志就敲响门了:‘紧急集合’,二话不说,立马放下茶碗就跑步回码头。”

“麦贤得这天请假上岸了吗?”

“没有,他在艇上。等我跑步回到码头,他已经把611艇的油和水都加满了。”黄汝省满意之情溢于言表,“麦贤得是1963年12月入伍的。他是渔民出身,一般的风浪他都不晕船,特别能抗,平时出海执行任务他一个人顶两三个人用。他的个性是又刻苦又要强,还特别仔细。部队刚开始练‘夜老虎’本领时,他还是新兵,领导没把他列入训练对象。但他主动要求参加,自己弄了副墨镜戴上,休息天就在机舱里从头到底摸啊摸。没想到,这‘夜老虎’本领在‘八·六’海战中真帮上了他。”

当时部队内部实行老兵带新兵的“一帮一、一对红”,麦贤得的“一对红”是才上艇四五个月的彭德才。彭德才是湖北人,他对记者说:“刚上艇,我晕得厉害。别看麦贤得平时对我‘传帮带’挺严,但一出海,他看我晕船都代我值班。”

这晚,护卫艇大队艇一离码头,航速就上了“前进三”。“我没有经验,还在奇怪怎么今晚没出港就这么快呢?”彭德才说,“还是老麦有经验。他说,看来今晚真能干上了!”

彭德才不知道的是,最初下达的作战命令里,没有611艇。早先在大队作战室,611艇艇长崔福俊听到的命令是:598艇为编队指挥艇,编号为1号艇;601艇为2号艇;558艇为3号艇。崔福俊立马急了:“报告大队长,611艇请战!”

大队长贾廷宽担心611艇既是新艇,人手又没配齐。崔福俊求战心切,据理力争。水警区副司令孔照年当即批准了611艇的请战要求,将它编为4号艇。

当晚我海军出击的编队由护卫艇大队和某鱼雷快艇大队组成。通常,我海军把500吨以上的水面舰艇称为“舰”,而500吨以下的水面舰艇称为“艇”。当年的护卫艇,与我海军今天的护卫舰差距甚远。如今的护卫舰,无论是054型、还是056型都有几千吨,不仅有现代化的舰炮、鱼雷和防空、反舰导弹,还可以搭载或起降直升机。“而我们当时的护卫艇,说是100吨,实际上还差了点。火炮呢,前后甲板只有人工击发的双管37毫米火炮各一门,左右各有一门25毫米的中炮。”

而美制蒋舰“章江号”排水量是450吨,舰上有76.2毫米炮1门,40毫米炮1门,25毫米炮 5门,76.2火箭1座,深水炸弹投射器4座。另一艘美制蒋舰“剑门号”,总排水量是1250吨,有76.2毫米火炮2门,40毫米炮2门。我军4艘快艇的火炮加起来尚不及“章江号”一艘。正因为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蒋舰倚仗着火力优势胆大妄为,猖狂来犯。

3小时鏖战,重伤仍坚守战位

    8月6日零点31分,我护卫艇作战编队抵达福建东山岛以东海域。

零点42分,敌“剑门号”“章江号”在距我编队3.8海里外,向我护卫艇编队开炮。

孔照年命令大队长贾廷宽:“右满舵,包抄前进,切断敌舰退路!”

敌舰的优势是火力和吨位,而我方的优势是航速和战斗意志。“章江号”和“剑门号”的航速分别是20节、18节。我编队以30节左右的高速,迎着炮火直扑而去,以快制慢,很快将两艘敌舰分割开。

原本就在后面的敌旗舰“剑门号”。见势不妙,撇下它的僚舰“章江号”加速向外海逃去。虽然我军原计划是“先打大舰,再打小舰”,但既然“章江号”已被我编队围上了,孔照年就下令集中火力先把它打沉。

4艘护卫艇对着“章江号”火力全开,但护卫艇的37炮、25炮只能摧毁敌舰的上部设施、杀伤人员,靠这些小口径火炮打沉一艘数百吨的战舰尚无先例。孔照年命令各艇集中火力攻击“章江号”的指挥台、舰炮,以及船体的水线位置。

激战中,611艇发挥近战优势,最近时距离“章江号”仅二三十米,手榴弹跟着炮弹砸了上去。“章江号”见势不妙,狗急跳墙,突然掉头加速向611艇撞来,企图凭借5倍于我的吨位而撞沉611艇。

崔福俊急令:“左满舵!”611艇与“章江号”擦肩而过!

但正因为紧急避让,611艇的主机不得不在高速运行时突然停车再倒车,4台主机中有2台停机了。正在前舱的轮机班长黄汝省立即命令麦贤得去后机舱抢修排故。

麦贤得刚钻过一个40厘米宽、60厘米高的舱洞进入后机舱,突然连着“轰!轰!轰!”三声爆炸,“章江号”的3发40炮弹打中了611艇!一发击中了驾驶台,还有2发穿过611艇的船体分别在前后机舱爆炸,麦贤得和仍在前机舱的黄汝省都中弹倒下了。

611艇顿时减速,副指导员周桂全赶来后机舱察看,抱起倒在血泊中的麦贤得,发现他前额被炸开了大口子。这时,麦贤得嘴里已经发不出声音,身体却似乎要用劲站立起来,但又站不起身。他用右手推着周桂全,左手指着停转的主机,好像是要去修复机器。周桂全忙给麦贤得包扎好伤口,将他轻轻放在艇板上,还给他盖上一件军衣。

正在驾驶台上指挥战斗的艇长崔福俊突然发现,611艇又开始加速了!它像勇敢的海燕,迎着炮火奋飞。

3时33分,在我护卫艇编队的密集炮火中,“章江号”接连2次爆炸,沉没于东山岛东南海面约24.7海里处。

“我们的火炮口径小,硬是在‘章江号’舰体的水线上下凿了无数个窟窿,终于把它打沉了。”彭德才说。

这时,艇长崔福俊才得以走下后机舱,察看战友伤情。周桂全此前向他报告说麦贤得躺在后机舱的艇板上,奇怪了,人怎么不见了?

他钻过舱洞,来到前机舱,见重伤的黄汝省倒在一台主机旁,当他用手电筒向另一台主机的操纵台照去,只见一个头部几乎被鲜血裹住的人整个身子压住波箱,双手握住杠杆,一动不动——重伤的麦贤得还坚守在他的战位上!

611艇前后机舱中弹的时间大约是2时10分左右。麦贤得前额被炮弹打出碗大个口子后,鲜血蒙面,靠着平时练就的“夜老虎”功夫,竟然钻过常人都难以穿过的舱洞,完全靠记忆和摸索维修主机和设备,一直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周总理亲任抢救指挥小组组长

“剑门号”同样难逃覆亡。眼见“章江号”被击沉,它加速向外海逃去。5时10分,我护卫艇编队和鱼雷艇大队向它发起进攻。5时22分,我军密集的弹雨和2枚鱼雷,将火光冲天的“剑门号”送进海底,12分钟结束战斗。

这是我人民海军以小打大、以弱胜强、不怕牺牲、敢打硬仗的成功范例!

这一胜利也是人民海军用流血牺牲换来的。611艇、601艇各有2人壮烈牺牲,611艇的轮机班有3人重伤,他们是麦贤得、黄汝省和彭德才。记者问黄汝省:“有的材料说您受伤36处,还有的说您受伤72处,您的伤情到底是多少?”黄老笑答:“我身上受伤总共72处,有36个弹片,取出了35个。”怎么还有一个没取呢?“医生说最后一个弹片很小,对我健康没有什么影响,就留在那里做个纪念吧。”黄老指着自己的左脸颊说。

之前一出海就晕船的彭德才,炮声一响立刻就不晕船了。他主动要求到甲板上去搬运炮弹。进攻“章江号”时,他边为37炮装弹匣,边为战友们鼓劲:“打沉它!打沉它!”这时一发40炮弹在后主炮上方炸开,“我觉得就像被一股巨大无比的力量推了一把,瞬间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彭老说。

611艇返回码头后,战友曾以为满身是血的彭德才牺牲了,为他盖上了白布。一位战友不忍心与他道别,掀开白布久久凝视着他,忽然看到他动了一下,惊喜地大叫:“活着!活着!赶快抢救!”此后几十年,彭德才一直在寻找那位将他从“牺牲”边缘救回来的战友,却毫无线索。直到2013年,也就是48年后,才得知当年发现他还活着的人是护卫艇大队长贾廷宽。

1966年2月,新华社发布消息:《国防部命令授予麦贤得战斗英雄称号》。

“重伤的英雄有好几位,为什么‘战斗英雄’的称号授予了麦贤得?”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编审王国梁曾写下50多万字的麦贤得人生纪实《沧海英雄》,为此曾先后采访了130多位麦贤得的战友、亲人和救护他的医护人员。他说:“因为麦贤得身上‘硬骨头精神’体现得最充分、最典型。”

他告诉记者,当年两次为麦贤得动脑手术的广州军区总医院刘明铎教授,曾给他看过当年麦贤得伤后的照片,额门右侧有一个碗口大小的洞,当时伤口尚未缝合,脑脊液外溢,弹片从此进入;还有一张照片是头颅颞骨窗洞的照片,因为弹片太深,只能从颞骨开窗取弹片。两个洞从开到缝合,历经252天。取出弹片后,2个骨窗镶进两块有机玻璃,然后再把头皮缝起来。

果然,记者见到麦老时,依然能隐约看出额门上皮下镶嵌的有机玻璃。

不仅伤得最重,更重要的是,麦贤得还坚持战斗。鲜血遮住了双眼,他居然能凭着平时练出来的“夜老虎”本领在几十条管道、千百颗螺丝里,检查出一颗拇指大的被震松的油阀螺丝,还能找到扳手,用力拧紧,一直坚持到胜利。这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军事技能,都堪称中国军人的典范!

“油阀螺丝有多重要?”记者请教麦贤得的老班长黄汝省。

“简单地说,油阀螺丝松掉了,主机就难以启动。”黄老说。

战斗结束后,麦贤得在汕头地区医院抢救了8天8夜。第3次手术进行了18个小时,输了2000多CC血,但弹片没有找到,医护人员尽了最大的努力,手术还是失败了!

为抢救麦贤得等英雄,中央成立了抢救指挥小组,周总理亲任抢救指挥小组组长。周总理叮嘱说:“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把他救活,使他早日恢复健康。”

8月15日,一架直升机将麦贤得、黄汝省和彭德才从汕头送到广州。上直升机前,护卫艇大队副政委刘敏宣布:“我代表组织,宣布命令,根据你们在‘八·六海战’中的出色表现,党组织批准你们火线入党!”

从此,他们3人都将每年的8月6日作为自己的生日。

麦贤得他们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受到了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

董必武、贺龙、叶剑英、陶铸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前往医院看望麦贤得。叶剑英还拉起麦贤得的右手说:“毛主席要我们告诉你,要安心把伤养好。”

1966年8月20日,经过广州军区总医院1年零5天的精心治疗,麦贤得终于伤愈出院了。

“不能亏待英雄,我要让他有个家”

“八·六海战”过去半个多世纪了。这半个多世纪来,历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都先后接见过麦贤得。

但千万不要以为麦贤得从此就可以万事如意地生活在英雄的光环里了。

在广州部队总医院抢救他的过程中,麦贤得同样体现出了“硬骨头精神”。虽然经过4次脑手术,取出了留存在他颅内的弹片,他的健康状况、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因脑部外伤型疤纹形成及异物刺激,又给他留下了机械性癫痫这一后遗症。而癫痫这个后遗症,却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受脑伤影响,麦贤得的语言表达能力终究不及常人。

1967年12月3日晚上,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4000多名海军代表后,又单独接见了麦贤得。摄影师拍下了毛主席亲切地握着麦贤得手的照片,画面中还有陪同接见的林彪。谁也没有想到,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这张照片成了麦贤得的“罪证”,有人要麦贤得交代:“林彪那天和你说了什么话?”这对任何一个完全健康的人来说都几乎是“有口难辩”的事,对语言能力尚未完全恢复的麦贤得来说,就更加难以说清了。

于是麦贤得被批斗,有人说他是“林彪树立的假英雄”。不公正的遭遇,窝火、憋屈和愤怒,刺激了癫痫病频频发作。

幸亏海军首长非常信任和理解麦贤得,制止了对他的批斗,将他送进了山沟里“避险”,还觉得从长远考虑,应当给麦贤得找一位贤妻照顾他。此前,也确有不少姑娘仰慕英雄的名声而来,但见到他真实的身体状况后,都悄悄走了。

麦贤得的妻子李玉枝正是在他人生最低潮、最痛苦时走近麦贤得的。当年她21岁,是汕尾商业服务站副主任。当汕尾的赵书记建议她和一等伤残军人麦贤得“谈亲”时,她虽然回应说“要听我爸我妈的意见”,但心中已经生出对麦贤得的几分怜爱:“他为了保家卫国受了这么重的伤,他应该能过上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不能为此亏待他啊!”

第一次见麦贤得,是组织安排的。时隔近半个世纪,李玉枝依然记得清清楚楚:“部队安排我和几个女同志去军营看他打乒乓,让我们一人拿一张报纸,就说是地方同志来找材料的。我见他身材高高的,浓眉大眼,皮肤白净,乒乓打得也不错,要不是他为国家受了这么重的伤,他这样的人品相貌,还用组织帮他张罗对象吗?”

李玉枝的父母都是孤儿,赵书记一来提亲,“翻身感”强烈的父亲就一口答应了:“要是没有国家,哪有我们的今天啊?行!”

1972年6月1日,没有鲜花、没有贴“红双喜”字,没有布置新房,李玉枝就这样走进了麦贤得的生活。

但婚后的不易显然超出了她的想象。此前,她没有见过癫痫病人发作时痛苦的模样。两人还在蜜月里,这后遗症就发作了。发作时,病人脾气暴躁,李玉枝手臂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为了避人议论,天再热,李玉枝也不得不穿上长袖衣衫。但发作之后,麦贤得就会特别痛苦和内疚,向李玉枝道歉。

后来两人有了一儿一女。麦贤得很爱孩子,但他这后遗症就怕生气激动,一生气激动,就容易简单粗暴,孩子接受不了。最让李玉枝感到伤心的是,在曾经不提英雄人物的年代里,读小学的儿子曾质问她:“妈妈,你们是自愿结婚的吗?你为啥不离婚?”

李玉枝就反复和孩子沟通,让他们了解麦贤得的英雄事迹,理解他们的父亲是爱党爱国爱家也爱他们的。

麦贤得生性耿直,为人处事的标准始终是:“这是为公,还是为私”,这又让他在日常生活中“见义勇为”时,屡屡“得罪”乡邻。而这一切,又必须由李玉枝去向乡邻赔礼道歉。

后来,她发现麦贤得喜欢花草、饲养小动物,就在自家“小翠园”里种上各种花草、喂上金鱼和小兔子,尽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她又发现麦贤得对书法有兴趣,就买来笔墨纸砚,让麦贤得学习书法。如今,麦贤得已写得一手好字。

尤其不易的是,在李玉枝的精心照护下,麦贤得的机械性癫痫已从最初的一周发病一次,延长到一个月发病一次,再到半年发病一次,如今已有近20年没有发病了。了解麦贤得当年病情的医护人员,无不认为善良、坚韧而又大气的李玉枝创造了当代医学护理史上的奇迹!

2015年,李玉枝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称号。“我觉得我的一生很幸福。”李玉枝说,“现在三代同堂,儿子女儿有出息,孙辈聪明可爱,很幸福。”

40多年来,麦贤得对李玉枝的感情也起了变化,从最初的接受、满意和不满意,到喜爱,再到如今的深深依恋。一天见不到她人,他就到处找。

如今已退休多年的麦贤得,心中依然牵挂公益事业。他省吃俭用,为母校创建了汫北小学“英雄图书馆”,每个暑假都会定期为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采访结束,记者请麦老题字。他想了想,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下了“不忘初心”4个大字。

不忘初心。麦英雄,您是永远的钢铁战士!

(摘自2018年8月1日《文汇报》  首席记者郑蔚)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