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 做好个人防护比什么都重要
2020-11-10
字体: | 阅读:108|

2020年11月9日晚召开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披露,上海出现一例偶发新冠确诊病例。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加之国内大部分地区步入秋冬流感高发季,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应该如何应对?对此,不论是公共卫生专家,还是临床医生都提到一点:个人自律!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健康责任人”,此时此刻,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比什么都重要。

对广大市民来说,防疫的警惕心必须时刻保持,但过分的担心则大可不必。专家认为,万商云集的上海让人放心的理由:防疫一直是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请市民继续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防护五还要”

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告诉记者,上海这次新发现的新冠病例是一例偶发病例,涉及范围有限,且病例发现及时,处置有力。她提醒市民,当前正逢秋冬季节,上海“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旧很大。

既要保持开放、维持城市的经济活力,又要有效防控疫情——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要靠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也需要公众的自律。吴凡希望广大市民继续坚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吴凡强调,这个季节做好个人防护,不仅能保护自己不受病毒侵袭,也是每个人在履行社会责任。个人出入人群聚集场所,比如菜场、市场、医院等,一定要落实好这些个人防护举措,大家一起来努力,共同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效。

联防联控是战“疫”最大成功点,全社会仍不能掉以轻心

就在11月9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王辰主审,中华医学会呼吸与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陈荣昌教授主编的《新冠肺炎防治精要》英文版全球首发。

在首发仪式上,就秋冬疫情防控,瞿介明专门谈到,在中国,秋冬季原本就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如果新冠病毒和季节性的流感包括甲流、乙流等呼吸道病毒叠加,很容易产生混合感染,需引起大家的警觉和注意,“全社会都不能因为国内控制情况良好就掉以轻心,应不断加强预防和防治的意识。”

瞿介明呼吁,大众要始终绷紧三根弦:首先是个人卫生,例如勤洗手,勤通风,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佩戴口罩等,尤其在人群密集、通风不够的场所必须要佩戴好口罩;二是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和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一旦呼吸道病毒和原有的基础疾病叠加,就很容易变成重症或者危重症肺炎,需要引起重视;三是医疗机构必须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医院除了要加强内部防控,还要尽可能减少陪护、减少家属的探望,并严格落实相关措施,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场防疫战中,“个人的力量”被专家们反复提及。就在此前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出席腾讯医学ME大会上也表示,这次防疫的一个最大的成功点,就是抓住了在社区领域的群防群控,在上游不让其传染,不让其蔓延到更多的人,这是最大的一个成绩。“我们通过社区的联防联控策略,迅速遏制疫情,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社会各界在医学科普上的大力投入,让公众消除了恐慌情绪,理解和遵守各种防御措施,从而有效地应对了疫情。”

钟南山认为,这次疫情里,人们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这点也十分关键。

对付病毒,我们要“跑得比病毒更快”

同样在这次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这场疫情中,全球成为“抗疫共同体”,当世界的疫情没有结束,中国无法独立于世界之外,唯一的策略就是“比病毒跑得更快”。“我们接下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跑得比病毒更快,迅速对出现疫情的地方进行控制,并对相关接触人群进行检测,直到发现每一个病例。同时,我们需要通过提高疫苗接种率,以迎接世界重启与开放。”

疫情面前,“个人的自觉防护”也是张文宏反复强调的。早在10月28日的个人微博上,张文宏就说道:“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昼夜温差增大,气温不断降低,大家更多地待在室内,门窗关闭较严,空气流通不畅,这些都为病毒或细菌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何做好秋冬季的个人防护?张文宏详细列出要点:第一是记得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鼻、口,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保持社交距离。第二,免疫力仍然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平时注意保暖,营养均衡,适量运动,保证睡眠。第三,学生、教师、老年人、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可接种流感疫苗,避免得流感。

(摘编自2020年11月10日《文汇报》  首席记者唐闻佳)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