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要养老、老人们更要体面。但这是个现实难题,在讲求精细化治理的当下,它考量的是“绣花”的针脚布线、匠心独运——如何将各方资源和先进技术都穿入养老这个针眼,打造一个充足的、精准的、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支撑体系。
将居家养老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徐汇区有个响当当的社区养老连锁品牌——“邻里汇”。将养老设施搬进了各社区,以嵌入式养老理念,突出体现“小空间、大功能;小平台、大辐射”的概念,发挥平台整合优势,汇集综合为老服务、长者照护、助餐点、日间照料、志愿服务等多项服务功能,帮助老年人就近居家养老。“邻里汇”依托专业机构,为老人和家属提供喘息服务,缓解居家养老压力。“邻里汇”中的长者照护之家,就是为老年人就近提供集中照护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徐汇区15家“邻里汇”中有10家设置了长者照护之家。
杨奶奶是华泾镇华济苑“邻里汇”内长者照护之家的老人。在机构精心照护下,不到一个月,杨奶奶就甩掉了原本用作行走支撑的拐杖,在护理员监护下慢慢迈步。老人在这里很开心,身体也越来越好,而家属既能就近探望照料,也有时间喘息。
家门口的社区托养机构得到了许多家庭的欢迎。据悉,徐汇区将用两到三年时间在全区303个居委会延伸建设微型“邻里汇”,因地制宜设置家庭自助和社区互助的多元服务,将“邻里汇”原有的15分钟覆盖圈进一步缩小,真正构建“美好生活共同体”。
“养老顾问”缓解“养老焦虑”
徐汇区还配强“养老顾问”服务,建设“养老顾问”专业团队,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各类资源,为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养老咨询、寻找精准养老服务等支撑,缓解“养老焦虑”。
目前,徐汇区于2018年5月初首批试点服务了四个街道,并将逐步推动街镇顾问点、居委顾问点、专业机构顾问点的全域覆盖。
以首批试点的田林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养老顾问点为例,通过对辖区内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和项目以及其他为老服务资源,进行分类梳理、整合链接,形成体系完整、内容清晰的服务清单和指引,制定并推广养老服务包,使各年龄段、各类经济状况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可知、可选、可用、可及。
依托区级962899为老服务平台,驻守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委会的“养老顾问”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政策咨询、服务匹配等。相关部门也对居委老龄干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工进行培训,使其更了解掌握养老服务政策,能在第一时间就近提供养老服务建议。
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悉专业的养老服务信息
“医养云”实现智慧养老
目前徐汇区共有20家养老机构设置了内设医疗机构。为推动医养结合,徐汇区域内的所有养老机构将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服务协议,同时试点打造“医养云”平台,借助大数据实现智慧养老。
比如,根据社区养老数据分析,着力建设针对认知症老人的“记忆之家”功能服务区域和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推动社区养老设施与医疗机构联网,实现家庭医生队伍服务记录、健康档案创建全覆盖,充实“医养云”数据平台;同时,通过充实医疗护理服务供应主体,将医养服务推送上门,解决各方顾虑。
目前徐汇全区15家“邻里汇”中有7家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整合设置,其余普遍设置了健康促进空间。未来,老人们的一切养护、诊疗数据能在更大的平台上得到梳理和分析,从而享受多元、精准的健康服务。
朱阿姨是漕河泾街道邻里汇内日间照护中心的老人。前不久她在例行晨间生命体征测量时发现,血压相比平日数据明显偏高,日托工作人员立刻严密“观测”朱阿姨,很快朱阿姨突发不适,工作人员立刻通知社区卫生中心主任医生与家属。社区医生怀疑是进展性脑梗塞,立即建议转往上级医院急诊,并指导家属做缓解动作。经医院及时干预,朱阿姨恢复了健康。
党员通过“阅读微行走”走进社区、融入社区
精细化管理运用在黄浦滨江岸线的日常维护中。文汇报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