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上海布局58个医疗服务圈 完善健康路径图
2019-07-11
字体: | 阅读:87|
上海将制订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点计划,并大力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研究完善各级医院的联动机制与配套政策……记者日前从市卫生健康委党组获悉,上海正在不断完善“健康路径图”,以人民健康新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优化医疗布局,让大众拥有切切实实的健康获得感。

 

 

 

强基层  启动新一轮社区医院建设

近年来,越来越多市民信赖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同时也提出更多期盼,尤其老年人与儿童青少年,如何让他们的健康服务需求在家门口得到有效满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黄红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成为提供“一老一小”健康服务的重要平台。为此,本市将制订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标准,推进各区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点建设与升级改造,也将发布社区健康服务清单,将“一老一小”健康服务项目纳入社区基本健康服务项目,并大力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延时门诊服务,满足不同市民的服务需求。

据悉,本市首批80家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已全面启动,年内将陆续完成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每个街镇均设置智慧健康小屋,提供健康检测与指导,加强社区慢性病管理、心理健康、妇幼健康、康复服务、中医药服务等社区重点医疗健康需求的覆盖。

促联动  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在不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的同时,上海也在大力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本市已组建55个区域医联体,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建设全覆盖,三级医院均参加各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并发挥引领作用。其中,覆盖全市的五个儿科医联体覆盖区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签约284家医疗机构,稳步推广了20多项儿科适宜技术。

上海还将继续推进区域和专科医联体建设,启动区域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重点推进“新华-崇明”“九院-黄浦”“六院-金山”三个医联体的建设。

与此同时,上海将根据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要素,在全市布局58个医疗服务圈,大力推进建设一批“布局合理、标准统一、功能匹配”的区域医疗中心,上连市级综合和专科医院,下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研究二级、三级医院对社区的支持政策和上下联动机制,探索医保、人事、价格、财政投入等配套政策,鼓励社会办医、康复护理类机构等参与医联体建设,分类、分步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级,为市民解决好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症的就近诊疗服务问题。

广辐射  以优势学科建“健康长三角”

优化资源布局的同时,上海还在不断提升格局——打响医疗服务品牌、推进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秦净介绍,上海正推进实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腾飞计划”,构建本市临床重点专科“振龙头、强主体、展两翼”的发展格局,即以国内优势专科为“龙头”,冲击国际领先水平;以国内特色专科为“主体”,打造国内一流的专科高地;以重点亚专科和新兴、交叉专科为“两翼”,使专科技术向精、深发展,支持其建设成为与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定位相符合的重点专科群,以点带面提高全市整体技术能级。

据市卫生健康委透露,目前共遴选71个专业、158个项目成为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其中,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瑞金医院血液科、仁济医院肝移植、儿科医院危重新生儿救治、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等一批专科能力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定位相符合的临床重点专科学科群。

协同发展、联动创新,上海在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同时,将积极发挥辐射效应,积极打造“健康长三角”。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近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在推进卫生协作机制建设、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对接、医保异地直接结算、医疗人才培养合作等方面进行有力探索,未来将打造标准规范统一、信息互联互通、服务便利有序、医学科技发达的“健康长三角”,推动大中城市高端优质医疗资源统筹布局,推进长三角专科联盟建设,探索高层次卫生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实现疾病诊断标准、治疗方案、质量控制、数据归集和疗效分析“五个统一”。

(摘编自2019年7月11日《文汇报》  首席记者唐闻佳  通讯员宋琼芳)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