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历久弥新的信念“珍物” 《珍物 革命家书》情真意切令人震撼
2018-03-25
字体: | 阅读:92|
清明将至,缅怀先烈;重拾家书,纸短情长。八集纪录片《珍物·革命家书》将从2018年3月26日晚起在纪实频道与观众见面。俞秀松、恽代英、邓中夏、陈毅、王若飞、殷夫、刘愿庵、孙晓梅等八封革命家书穿越尘封的历史扑面而来,震撼人心。

  家书承载情感

  《珍物·革命家书》开播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这部纪录片的制片人陈菱和主编许盈盈,请她们讲述了这部纪录片有关情况。这些写信者虽早已辞世,年代也久远,但他们在信中所流淌出的情怀、信念却历久弥新,是今日之“珍物”,能让人体会到“家书抵万金”的珍贵、“长跪读素书”的深情。

  上世纪20年代初,一个青年给故乡的父母写下一封慷慨激昂的家书,表达了他心系苍生却不愿做官的崇高理想。他就是中国最早的五个共产党员之一、共青团首任书记俞秀松。他写道:“父亲,我的志愿早已决定了:我之决志进军队是由于目睹各处工人被军阀无礼地压迫,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

 

 

俞秀松新婚图

 

 

  国共分裂后,左翼作家殷夫给大哥写了一封信,洋洋洒洒,言辞激烈,毅然绝交。殷夫自幼丧父,是跟随其兄徐培根长大。身为国民党高官的大哥送他进大学,为他铺垫了安逸美好的人生,但殷夫却不满国民党腐败,以诗文为武器投身革命,甚至不惜与大哥绝交:“我站在个人的地位,我应该感谢你,佩服你……你是的确做得和我父亲一般地周到的,你是和一片薄云似的柔软,那末熨帖,但是试想,我一站在阶级的立场上来说呢?你叫我预备做剥削阶级的工具,你叫我将来参加这个剥削阶级的一部门,我不禁要愤怒,我不禁要反叛了!”

 

 

殷夫

  

  体现信仰力量

  这些原本私密尘封的个人家书、情书,承载着大时代的风云激荡和革命者的情感波浪,诉说着一个个动人曲折的红色故事。

  妹妹:几次托人来看你,见不着,送的东西,也送不进,真把我急坏了。托史良律师来看你,你又无只字告我,心里更难过……无论如何,请你写一亲笔信给我,我很好,耳病已医好了。哥哥。

  《珍物·革命家书》中这封兄妹相称的信,是我党早期领导人邓中夏写给狱中妻子李瑛充满深情的信。邓中夏不明白妻子为何音讯全无,原来她为了保护丈夫。耳病医好是暗语,暗示组织上对他的误会已解除。收到这封信不久,邓中夏被捕,法庭提审李瑛,让她出庭指认邓中夏,朝思暮想的夫妻终于相见。但为了保护彼此,相见却无法相认。这次相见最后竟成了这对革命夫妻的永别。

 

 

邓中夏书信

 

 

邓中夏在狱中

  

  家书承载情感,文化薪火相传。无论是60多位明星登台参与朗读历代共产党人家信的《信中国》,还是跨越古今、汇集了中国历史2000多年书信名篇的《见字如面》;无论是以“写一封家书致最爱的你”的文化情感短视频栏目《一封家书》,还是留下了革命先辈们高风亮节的《珍物·革命家书》,都把镜头对准了一封封书信。

  记者手记

  红色旧址对话英雄

  邓中夏与妻子李瑛的生死一别,发生在上海建国中路20号的原法租界会审公廨旧址;殷夫与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等“左联”五烈士,是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的;俞秀松是在渔阳里这条石库门弄堂里成为共产党人,并担任共青团首任书记……

  这些革命先辈都在上海留下了英雄的足迹。如何把他们的理想信念告诉后人,拍摄纪录片、创作影视剧等都是很好的传播形式。 

  《珍物·革命家书》制片人陈菱说,摄制组愿把这些历史影像捐赠出来,用人工智能在这些红色旧址前增添二维码,使市民、游人能通过手机扫一扫,就可链接到更为丰富的历史影像资源中去,对话英雄,这无疑颇具意义。俞亮鑫

(摘自2018年3月25日《新民晚报》  记者俞亮鑫)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