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中国40年改革开放有什么“窍门”
2018-07-24
字体: | 阅读:69|
在中国改革之前,苏联改革了,匈牙利改革了,波兰改革了。为什么这些国家的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因为它们是封闭的改革,不是开放的改革,没有真正引进市场机制。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经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外界对此很关注。下面,我想围绕中国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作一些梳理,并谈谈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从自己的“一带一路”做起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我跑了将近30个国家。在这些国家,常被问到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可以保持4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第二,为什么中国要提“一带一路”倡议?

我想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有人问我,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政治动机是什么?我给出的答案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自己的“一带一路”开始做起的。

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建立深圳特区。此后花了10年时间,我们建立沿海经济带,包括14个港口城市的开放和5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沿海经济带的延伸,就是今天讲的海上丝绸之路。

到了1990年,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差不多也是10年时间,长江经济带进一步发展起来。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之一,长江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条有着2000多公里内河航运的大河。长江经济带往西延伸,就是现在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即从中国新疆一直到欧洲这条线。

因为这样的“历史巧合”,所以我们可以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起来。接下来,就可以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十个“窍门”。其中,有六个“窍门”对相关国家的发展有参考价值,另外四个可以直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借鉴。

我从经济发展角度介绍的这十个“窍门”,可视为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会成功的十条经验。现在,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经济处于相对衰退期。这一过程中的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怎样发展,需要结合各自的情况作具体分析和研究。

让老百姓的购买力强起来

第一个“窍门”是理论创新。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现在大家对这句话可能习以为常了。但当年讲出这句话可不简单,因为关系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的问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你们不要争论,因为中国现在还不是马克思讲的那个社会主义,而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然是初级阶段,那市场经济中的很多东西就可以用,同时我们也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有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是国家资本主义。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理解,没有考虑到中国最基本的土地制度。中国的土地是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在农村,我们的土地不是私人的,而为集体所有;在城市,我们的土地是国家所有的。这一点,40年来没有变过。所以,从基本的生产要素角度来看,中国现在坚持的还是社会主义,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主义。

类似的理论创新还有很多。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乃至今天的继续发展开辟了一条大路。

第二个“窍门”是人口红利。

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生育率是很高的。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这些人的年纪差不多是二十几岁,所以中国当时享有很大的人口红利。现在,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年轻劳动力也很多,但它们还少了一条,那就是中国后面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一段时间内带来老人扶养系数的减少。于是,计划生育政策和年轻劳动力多叠加在一起,使中国的人口红利效应倍增。

现在,人口红利在中国有逐步减少的迹象,用什么来替代呢?那就是,要把我们的产业升级成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此外,中国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我们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当东部劳动力成本偏高的时候,中西部还有很大发展机会。

第三个“窍门”是中国农村特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民有了劳动的积极性、生产的积极性。此前,中国搞的是人民公社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很多农民不愿意干活,因为看不到劳动成果怎么归自己。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土地是集体的,但30年的使用权交给农户; 生产的东西上缴集体之外,多出来的那部分是自己的。

一些外国学者不明白,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意义?意义很大。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5年间中国农民的收入就有了显著增长。中国有10亿农民,如果每个农民一年增加几百元收入,市场购买力就随之增强。有了市场购买力,工厂就会加紧生产并开始盈利;工厂盈利了,就要对设备进行更新,重化工业发展也就有了基础。

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改革起步的,农村改革使中国人有了货币购买力。这给今天带来的启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要发展,就必须让本国老百姓富起来。

各类园区对接外资企业需求

第四个“窍门”是开放和改革。

大家一直讲改革开放,这里为什么要倒过来讲开放改革?实际上,我们是通过开放来促进改革的。比如深圳,它首先是因为开放才带来了改革。深圳离香港很近,它的开放很容易把市场机制引进来,由此来推动改革原来的体制。

进一步引申,中国改革为什么会成功?在中国改革之前,苏联改革了,匈牙利改革了,波兰改革了。为什么这些国家的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因为它们的改革是封闭的改革,不是开放的改革,没有真正引进市场机制。

进一步来看,中国的改革没有在全国一下子推开,而是从沿海港口城市试点开始,从开放开始促进改革。这样一来,就容易找到市场参数。也就是说,可以用市场绩效来衡量改革成功与否。实践反复证明,改革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借助市场机制的力量。

从大环境来说,我们也成功地赶上了世界经济发展较好的时代,即世界经济长周期的一个繁荣期。怎么解释繁荣期?战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很多产业,最早是在发达国家做起的,到成本竞争阶段而不得不外移,这个时期正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好赶上了这个重要节点。

这里想提一点,今天美国说中国经济侵略它。其实,搞研究的人心里很清楚,我们曾经有20多年对外资企业实行“超国民待遇”,如“两免三减半”,即两年免税、三年减半征税。我们对外资企业的税从来就没有超过20%。正是因为这样的优惠待遇,很多外资企业在中国形成了产业链。

对中国来说,对外开放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2.7亿人口从农村来到城市,农村的规模经营也有所扩大,城市里的消费同样快速增长。但是,如果和跨国公司来比较利润,我们得到的其实并不多。可见,中国的对外开放是让大家共赢。所以,我不知道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怎么得出“中国侵略了美国”这样的结论。

第五个“窍门”是园区模式。

40年间,中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园区。从最早的特区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再到后来的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园区……可以说,中国城市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是依托园区在发展的。

在近年来的考察中,我发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也有很多园区。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最初引进外资的时候都要搞园区?这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它并不意味着所有地方搞园区都会成功。从经济学的定义来说,园区是一种简易的城市化模式。中国在1978年的时候,城市化系数是18.6%,即100个人中只有18.6个人住在城市。上海当时的城市建成区大约居住1100万人口,但中心城区只有150平方公里。大量外资要来设厂,需要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可能凭空造一个城,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建造园区。园区里面规划好道路、水电,以此来满足外资企业的需要。

非均衡发展形成好的示范

第六个“窍门”是允许国有土地、集体土地转让使用权。

大家如果对中国的发展有所了解,就会发现有一个现象比较奇怪:1978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200美元,为什么有钱去投资、去建设?这是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就是允许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可以有偿使用。这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学习的。

前几年有个估算,从土地有偿转让中,中国一共得到了30万亿元的建设资金。最好的案例是浦东开发开放。当时,中央没有给上海多少钱,而上海每年还要交出去120亿元,所以上海本身也没有多少钱可以投到浦东新区的建设中。浦东新区的建设和深圳特区的建设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深圳一开始是小渔镇,人口只有20万,不需要向中央交出部分财政收入。那么,浦东开发开放的第一笔钱从哪里来?广东是财政优惠政策,而上海用的是金融政策,其中第一笔本金的来源就是土地批租。

此后,上海逐步成立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外汇交易市场、黄金交易所、钻石交易所、石油交易所等,金融要素都集聚在上海,就把金融逐步发展起来了。所以,上海现在成了金融中心。

第七个“窍门”是非均衡发展模式。

通俗地讲,就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的发展。中国最早的发展是从东部沿海开始的,因为相关区域的开放条件最好、运输成本最低;东部发展了,再带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这对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最有条件、安全性好、经济成长性好、经济位置比较重要的国家和城市先做起来,形成好的案例和示范,继而推动整个“一带一路”的建设。这也符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当今世界,不能靠打贸易战乃至战争来解决问题。这只会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中国的发展不只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世界经济的繁荣。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带动亚欧腹地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进而为世界经济带来新一轮繁荣。

财税改革调动地方积极性

第八个“窍门”是财政政策。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充满活力,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中国采取了财政包干制。由此,除了交给中央政府的固定部分之外,剩下的更多收入都归地方。这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大的积极性。

但问题很快也来了,包干制容易导致分散,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统筹协调能力遭受影响。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地方,就会出现问题。于是,到了1994年,中国开始搞分税制。

分税制和财政包干的区别在哪里?简单来说,分税制就是地方收入增长、中央收入也在增长,因为是按照比例的。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地方的积极性,又能让中央财政随着地方收入的增长而获得增长。

现在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开放,特别是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第二个因素就是实行分税制,企业交税可以进项抵扣。随着税负下降,企业发展变得更快。第三个因素是2000年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放到后面讲。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本土企业开始迅速成长起来。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原来我们讲跨国公司,一直认为只有发达国家的公司才有,但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冒出来了一大批本土的跨国公司。

不只是制造业,中国还在2012年开始对第三产业实行分税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下降之时,第三产业的增速上来了。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国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0%左右。这就为制造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时间。

对此,可以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来解释:骑自行车不能骑得太慢。只有保持一定速度,才能真正驾驭自行车。在结构调整当中,由于第三产业得到发展,中国国内的消费力得以提升。最低的时候,中国百姓的消费率只占总消费的38%,现在已增长至70%。从这个角度来看,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率已降得很低,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国内消费。

一轮轮开发推动变革深化

第九个“窍门”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当初中国没有加入关贸总协定,因为各个国家和中国谈判的要价都很高。1995年,关贸总协定转化为世界贸易组织后,又进行了一轮谈判。中国政府判断:如果再不进去,以后的开价可能会更高,所以还是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加入了。当时,不少做研究的人感到比较悲观,认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农业会垮掉。理由是,中国的一个农民只种几亩地,跟美国的农场主不能相比;还有人提出,中国的汽车产业会垮掉。现在看来,这些担忧是杞人忧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如果说沿海港口城市开放搞特区是第一步开放,那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是第二轮开放,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深化改革。我相信,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会迎来第三轮更为全面、更高质量的开放。

第十个“窍门”是渐进式改革,而不是激进的改革。

这里,可以把中国的改革和波兰的改革作一下比较。当年,波兰的改革是请美国的一个教授来作顾问的。这个美国人给波兰设计的方案是价格改革一步到位。中国的改革却不一样,我们不讲求“一步到位”,而坚持渐进式改革。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不知道这条河的深浅,就摸着石头过河,把石头踩准了就跨一步,踩不准就回来。“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的重要方法论。

改革开放最初为什么不搞广州特区,而要在深圳那个小地方设立特区?就是因为考虑安全性问题,试验成功固然好,即便不成功,损失也不会太大。为什么建浦东新区而不是搞上海新区,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些都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具体彰显。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会不断总结经验。比如,中国人原先不怎么懂得市场经济。如果迈得太快,难免会犯大错误。通过40年的探索和比较,我们逐步积累了搞市场经济的丰富经验,进而得以从方法论上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中国改革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思想者小传

王战 上海市社联主席、教授,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上海市委研究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成果有《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上海》《九十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研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咨询研究报告》《上海世博会主题研究》等。 

(摘自2018年7月24日《解放日报》  此文系王战教授在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的演讲  选自上观新闻“思想汇”栏目  栏目主编王珍  整理人王珍)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