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江叶榭镇,有一家由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和松江区代表处等社会力量参与,租用村里闲置的、比较集中的9户10幢民房,改造成“长者照护之家”,取名为幸福老人村。
幸福老人村是一种原生态的农村互助式养老,整体格局不但保持乡村的自然气息,还保留每一幢老宅完整的生态结构。能让老人在不离乡、不离土、不离亲、不离群的熟悉环境中享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留得住乡情,留得住乡愁。
走进幸福老人村,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侧枣红色的木篱笆,爬上篱笆的扁豆藤还在开花。闻到的是一阵阵渗入肺腑的清香。新建的路灯格外醒目,从“村口”一直向里延伸。“村里”有阅览室、助浴点、棋牌室、康复室、歌唱厅、医务室、手工制作坊和小型停车场等,在小路尽头的树林里,还有一个老人表演的露天大舞台,真可谓小而精致。
目前入住幸福老人村的村民有45人,平均年龄87岁,本村、镇农村老人占80%,约有三分之一入住老人为重度失能人员。
幸福老人村面积虽不大,但各项为老服务一应俱全。一日三餐营养合理搭配;每天有医生为老人测血压,仔细地巡视每个老人的房间,耐心地告诉老人日常生活医用知识,对长期卧床、生病的老人给予更多的关心照顾;护理员视老人为亲人,关心他们的日常起居,帮助老人穿衣穿鞋,哪位老人吃什么药、什么时候吃都记得清清楚楚,天气睛朗了,外面舒适了,就忙着把老人搀扶出来,让老人晒晒太阳,或推着轮椅车绕“村子”一圈,老人的脸上都露出带满岁月印记的笑容。
幸福老人村周边还有许多老人住在自己家里,但是他们每天吃饭均由幸福老人村统一照顾。他们可以和老人一起吃饭、一起参与各项惠老助老服务,既解决农村高龄困难老人的生活难题,又解决他们子女的后顾之忧。幸福老人村365天每天都是幸福温暖的。
幸福老人村的老人养老不离乡、不离家便可享受各类为老、助老、慰老、乐老服务,并形成“微孝 1+1”“微孝早餐”“微孝工坊”“幸福庆生会”“微孝家宴”“蜗牛文化节、剥毛豆大赛”“慢时光蜗牛、乡村文化营”等主题项目,让老人们的每一天都充实而愉快。
参与资助的助老公益品牌“微孝早餐”项目,惠及入住老人和周边村落110位70岁以上的高龄、独居老人。每天一大早,77岁的蒋老伯走出家门,走在村边的林荫道上,他要去幸福老人村,那里不仅有热气腾腾、营养丰富的早餐,还有很多老伙伴在等着他,每天和村里老朋友见个面、聊聊天是一件十分舒心的事。
每周一次的“微孝课堂”成了孩子与老人相互陪伴的美好时光。幸福老人村和叶榭镇学校,共同开设“微孝课堂”。学校从三到七年级中选拔出有意愿的学生参与此活动,2名学生“结对”一名老人。每周六,学生来到村里,和老人们一起“玩”。玩的内容丰富,老人、孩子在一起,或是手工制作,或是农耕劳作,也有动手学习烧饭;有时孩子依偎在老人身旁说着松江话,有的轻轻地为老人敲敲背,捏捏手,还有的推着车子和老人一起看风景、晒太阳,也有孩子在喂老人吃饭。“微孝课堂”成为陪伴老人幸福快乐的有益载体。
每年春节前,幸福老人村都要举办“微孝家宴”。这是“幸福老人村”志愿者为高龄、独居老人送上的新年礼物,至今已连续4年举办。露天的流水席间,300多位老人围坐在一起。餐桌上,白斩鸡、酱鸭、走油蹄膀、八宝辣酱、雪菜大肠等传统的乡村八大碗和一道八大样“全家福”,寓意着新春的祝福。家宴开始前的新年“蜗牛集市”,让老人重回过去买年货、逛集市的传统,自家种的蔬菜,家养的鸡、鸭,自产的土鸡蛋、咸菜,在集市上热闹叫卖,颇受欢迎。特别是社区文艺志愿者和学校的学生还精心奉上一台慰老乐老的文艺演出,让每一位老人开开心心过大年。
幸福老人村经常开展一些有益老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剥毛豆大赛、拍手操等。老人们听到要比赛剥毛豆,个个开心不已,因为这是他们的“绝活”。老人唱红歌,从刚开始不大会唱,到现在争着上台表演。老人们还学习时装走秀,像模像样地在台上走着时装舞步,一招一式颇有风范,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幸福老人村的“微孝行动”系列活动已成为公益助老的平台。一大批爱心人士自发到幸福老人村做公益,目的是让每一位老人安享晚年。松江海玲珑养生会馆每月都要组织年轻人到幸福老人村,为老人提供洗脚扦脚背部按摩服务,让老人走路轻松点,后背舒服点,心里开心点。“乡村文化营”是青年人陪伴老年人的又一种好方式,松江电信新城联合党支部夏日来到“乡村文化营”,为幸福老人村的老人以及护理员工送来清凉用品的同时,开展清洁卫生大行动,还走进护理区,来到老人和护理员的身边,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分享有趣的故事。
幸福老人村是农村养老新模式的有益探索,让农村老人“足不出村”就享受到专业、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让远郊农村的老人有陪伴,有快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过上有品质的金色晚霞生活。
2020年5月24日上午,央视12频道《中国养老2020》首播第1集中,专门介绍了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幸福老人村”农村互助式养老社区的运转情况,引起社会关注和网民热议。加之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提交《关于加快政策联动创新、推动我国都市远郊及乡村地区“幸福老人村”模式为老照护体系建设》的提案,引发媒体的跟踪报道。曹阿民在全国“两会”期间特别“推介”了上海首创的一项农村养老新形态——“幸福老人村”。“我从来没见过其他地方有‘幸福老人村’这样的模式,这类投入成本低的农村互助式养老社区十分值得推广。” 曹阿民测算过,以村民农房改建这一方式建设养老床位,其成本仅仅是机构新建养老床位的十分之一。省下的这笔钱,意味着农村老人可以用更低廉的价格住进助餐、助浴等服务样样“在线”的专业养老机构。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而言,这一模式无疑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在这笔划算的“经济账”之外,“幸福老人村”也精准切中老人们“不离乡土”的情感需求。运营至今步入第四个年头,核定床位仅49张的“幸福老人村”入住老人数达46位,入住率超93%。在服务对象十分精准的远郊农村,这一数字代表着老人们的肯定。他们渐渐抛去了“住进养老院等同于子女不孝顺”的老观念,开始真正认可“幸福老人村”这一全新农村养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