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宁区,有这么一支“义剪”队伍,一直在坚持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们理发。“小剪刀”的负责人陶老师,聚集了一大群理发师们,免费为社区和医院的老人们理发。
小申跟着陶老师奔波了一个上午,看着手中的剪刀手起刀落,剪出的也是老人们的好心情。首先来到的是一位90多岁的老人家中。按了门铃,陶老师嘱咐:“这种老人不能着急的,他们耳朵不好,有时候听不见,你一叫,他们着急,急急忙忙跑过来开门,容易摔跤。”原来上门“义剪”还有这样的“讲究”。和居委干部一起进门,陶老师给老人安排好了座位,工具准备齐全,便开始为老人理发了。
老人说着,也道出了现在不少独居老人的心声。“腿脚不方便,实在是很难出门去理发。叫别人上门来剪头发,也实在是不好意思。”说着老人要感谢来义剪的陶老师,陶老师倒是抢先和老人说,“这个又不要紧的咯!侬啥辰光头发长了,要剪了,和居委会说,我会过来的!”原来,老人之前就“享受”过“小剪刀”的义剪,只是不好意思让理发师们再上门。但这些对“小剪刀”义剪队伍的理发师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
以陶老师为首的一批理发师,一直活跃在长宁区的各个医院、养老院、社区里。对理发师们来说,在医院瘫痪在床的病人们,是他们最“心疼”的“客户”。不少病人都是长期躺在病房里。家属们没办法把他们“弄”到外面的理发店理发,但病人的头发一长,很难打理,有的甚至会产生“褥疮”。这些病人也许是普通理发师怎么都没法剪的。但对于“小剪刀”们来说,他们有一套独特的方法。
瘫痪在家的老人们亦是如此。不仅能让躺在床上的病人们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发型,还不会让剪掉的头发变得满地都是。这就是“小剪刀”们多年义剪的“最佳经验”。
5分钟,帮90岁的老伯剪完干净的发型,陶老师看着拄着拐杖的老人,立马问道:“拿屋里厢扫帚在哪里啊?我帮你把头发扫掉。”老人见状又着急了,“覅!覅!我自己来就可以了!等一会儿我女儿就来陪我了!让她扫!”陶老师只是说了一句:“老爷子侬就不要动了!现在头发集中,好扫!不然一会儿拖鞋踩得到处都是,就不好扫了!”
和陶老师一起的“小剪刀”们,都是有自己的工作的,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给老人们进行“义剪”。
不少人家已经让陶老师能够记住他们的理发习惯和时间段。“基本上都是2、3个月,我会问一下居委,是不是这几家有需要剪头发的。基本我都能安排时间上门的。”为了节省时间,居委干部们和陶老师也会在社区约好时间和地点,让那些还能够下楼的老人集中起来,让“小剪刀”的伙伴们集中为老人们服务。
“还有一个美女理发师,看我之前一直在义剪,被单位扣钱800块,也要来义剪哦!”陶老师的微信朋友圈里,每隔两三天就能看到“小剪刀”义剪的身影。
在深度老龄化的上海,能有一群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带来温暖,值得点赞!
(摘编自2019年1月30日《申江服务导报》 大倩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