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共同走过40年 | 成果篇|到来即是客、尽享老来福,快来感受这个社团的精彩夕阳红!
2024-03-29
字体: | 阅读:42|

  春花秋月,夏蝉冬雪。人生每个时节,都有独特魅力和表达方式。如果说最美不过夕阳红,那么幸福老人的真谛,又该如何诠释呢?“老来客会馆”在浦东走出了一条新路径。

  悠扬的萨克斯、蹁跹的交谊舞、激昂的大合唱、柔缓的太极拳、新潮的走秀……这间充满欢声笑语的老来客会馆综合活动室,总是座无虚席。而在一墙之隔的澧溪小学,孩子们正在操场上追逐嬉戏……年龄相差一甲子的两代人却是同样的朝气蓬勃。

  这样一个精彩纷呈的早春清晨,是周浦老来客会馆“寻常”的一天。

27载春华秋实 擦亮一张金名片

  走进老来客会馆,健康又快乐。健康养老、文化养老、精神养老始终是贯穿周浦老来客会馆发展始终的核心理念。1997年,13名老人因趣结缘,自发组织“星期日茶座”,继而发展成为“银发乐”,并以此为平台开展知识互学、艺术共享、生活互助。虽然团队规模在持续扩大,但是在杨本义看来,此时的“银发乐”还是一个“三无”组织,即无户口、无经费、无地盘,面临着组织身份认同缺失、运营经费不足、活动场地受限等问题。如何在向内凝聚老人的同时,向外获取更多发展资源,成为团队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

  2012年,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浦东代表处“老来客会馆”品牌项目向“银发乐”敞开怀抱,并自2015年起设立专项基金,定向支持“老来客会馆”。在这场双向奔赴中,“银发乐”转型升级为“老来客会馆”周浦分馆,并正式建立理事会管理制度,79岁的杨本义受邀担任第一届会长。在“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重点、年年有创新”的办会宗旨下,团队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新颖,团队活力进一步释放,“老来客会馆”的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二届任期结束后,会员规模一度扩大至700余人。周浦老来客会馆已经从初创期窄小的“乡间小道”,成功摸索出一条快速发展的“阳光大道”。

  2020年,现任会长许国标谨慎接下接力棒。截止目前,会馆依托周浦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区域化共建单位等资源,已吸纳会员1000余名,紧密凝聚起27支兴趣文化团队。真正成为浦东16家老来客会馆中,参与人数最多、活动频次最高、品牌影响力最大的标杆分馆,也在周浦镇打响了敬老爱老助老的一张靓丽名片。作为荣誉会长,91岁高龄的杨本义长期关注着团队发展,他满怀自豪地告诉我们:“再攀高峰的周浦老来客会馆,已经从‘阳光大道’平稳驶入‘金色大道’。”

寓教于乐 是队友也是伙伴

  欢迎新朋友,祝福老朋友。秉持“老年人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理念,开放、包容、互助成为周浦老来客会馆的另一重要特征。为最大化降低老人负担,每人每年40元会费的标准多年未变。为满足老人多元化兴趣需求,新的文化社团不断细化延伸。静可读书,动可起舞;缓可太极,快可鼓乐。即使是同一兴趣领域,也详分为入门级、专业级两种类型供老人选择。同一老人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与多支兴趣团队,获得全方位发展。开放包容的组织氛围,在调动老人学习热情的同时,也极大激活了老人的学习潜力。据介绍,成立仅三个月,成员均为零基础的电吹管队,已经能够登台表演。而这支队伍的队长,还带领着另外两支器乐队,真正的“身兼多职”“多才多艺”。

  除各类兴趣团队和特色活动外,周浦老来客会馆还以《简报》为呈现形式,为会员搭建学习交流、风采展示的平台。编委会通过月度活动集锦梳理,吸纳了一批擅长文字、爱好摄影、熟悉电脑操作的老人。据悉,当前《简报》的素材来源更加多元,除日常会议、活动记录、人员招募外,会员自主投稿已经成为重要渠道,诸如“夸夸我们的小组长”等感谢信件、各类散文笔记等学习成果不断充实版面,共创共编的“简”报实属“不简”。随着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简报》也通过微信等社群精准送达至每一位关心团队成长发展的人手中。数字时代的《简报》在帮助会员实现自我价值认同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更多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数字时代发展成果。

互敬互爱  是老友也是战友

  周浦老来客会馆,你我同创建。周浦老来客会馆的成长凝结了领头人的专业力量,更是整个团队紧紧拧成一股绳的见证。对于两任会长,周浦老来客会馆的会员们纷纷举起“大拇指”,啧啧称叹。副会长章丽莉更是总结称:“我们两任会长最大的特征就是专业、奉献、创新。”据悉,两个会长均为具有多年管理岗工作经验的老党员,行政管理和党群工作能力突出。

  曾任周浦镇副镇长的杨本义,将“紧紧跟党走,做好为老服务事业”作为目标愿景。在任期间,他开创“读报会”制度,将老人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规范理事会成员选举制度,确保每位理事会成员人选质量,发扬成员带头示范效应。

  作为支内人员,徐会长退休返沪后,曾被返聘为社区居委会书记。对此,徐会长颇感慨:“社区这个大舞台,真的极大锻炼我的群众工作能力。”2022年,面对会馆“退少进多”与会员趋高龄化的管理难题,徐会长以班组建设为切入点,开展组织结构改革。理事会下增设行政学习小组,化千为百,实行两级精细管理,组内设信息员、安全员、妇女工作联络员,在做好特殊群体关怀的同时,有效提升管理服务效率。在活动编排上,徐会长更是延续了老会长的创新理念,“老兵节”“老顽童趣味运动会”“公园歌友会”……各类特色节目层出不穷,将时代老人的精神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对外宣传上,徐会长作为编委会主任,还多次带病审稿,只为确保每一期《简报》都得到完美呈现。社会各界捐赠的各类慰问品,徐会长均悉数分配给各位会员……

  会长们严谨负责、敬业奉献、以身作则的表率形象,感召着每一位会员。对此,副会长汪建一动情地说:“看到会长的所作所为,我们真的很感动。”

相携互伴 为小家更爱大家

  精彩老来客会馆,有你更精彩。帮助每位老人发现、认同、提升自我价值,将老来客会馆建成以乐传情、以情交友、以友相知的快乐家园,始终是周浦老来客会馆的服务韵脚。从递交入会申请,参加新入会成员培训到参与各类兴趣团队活动,每一位会员都将经历“来到”“爱上”“难忘”老来客会馆的生命历程。

  “老来客会馆使我多活了十年!”谈及一位90多岁的已故老人对老来客会馆的感言致谢,老会长眼眶含泪。老来客会馆不仅让会员收获快乐,更将积极的氛围延伸到会员的家庭。据介绍,一位老教师在经历大病后,失去自信近乎走上“绝路”。然而,加入老来客会馆后,老人在各类比赛频频获奖,心态也逐渐好转。“老来客会馆为我的家庭带来了幸福!”温馨的事例、温暖的话语、温情的回忆,无不彰显着老来客会馆蓬勃生命力和独特的社会价值。

  我志愿、我奉献、我快乐。如石榴籽一般紧紧抱在一起的老来客会馆,还将友善沁润在日常生活。面对意外重病的组员,小组自发募捐、组长关切慰问,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小家庭,共同凝聚着老来客会馆这个大家庭。如蒲公英一般依偎在一起的老来客会馆,更将奉献播撒在广阔天地。疫情期间,老来客会馆发挥平台功能,通过微信群彼此关怀、互相纾解,一些低龄老人还自发认领群内发布的各类社区志愿服务,以微薄之力发光发热、回馈社会。“我们这里没有志愿者,我们每个会员都是志愿者。”徐会长自豪地说。

  27载风雨同行,27载初心不改。本着“不给政府添麻烦”目标,硕果累累的老来客会馆在为老公益事业中的步伐依旧坚定。未来的老来客会馆还将持续对标“三量”,实现新的突破。即开展更多正能量的活动,提升活动“含金量”;开展更多创新举措,提升举措“含新量”;持续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服务“含力量”。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周浦老来客会馆”这块铭牌,将更加璀璨,“夕阳红”这抹亮色,也将更加耀眼。

上海青创社会服务中心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