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都市绿链——98公里环城绿带成上海市民休闲健身新去处
2018-07-18
字体:
大
中
|
阅读:186
|
绿在城中,城在绿中。一条长达98公里的环城绿带正将整座申城环绕。建设之初,这条绿带旨在构建一条城市与郊区间的柔性缓冲带,改造生态环境的同时,限制城市无序扩张。
成片的绿荫簇拥着外环高速,让城市更显生机勃勃。
春可赏千亩樱花,夏可观百亩荷花,位于环城绿带上的顾村公园已成为申城市民赏花休闲新地标。
环城绿带建设时选择了多样化的植被种类,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能降低扬尘污染。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这条绿带不仅为城市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还将通过植被改造和设施完善,由“建”向“养”过渡,从单一的防护功能向休闲、健身等复合功能转变,为市民品味慢生活提供又一新选择。
开放性是环城绿带最大特点之一,在外环高速龙阳路立交下的开放式绿地已成为市民休憩健身的场所。
傍晚,市民在闵行体育公园悠闲散步。
空中俯瞰浦东外环高速和两侧绿化带,两者相得益彰,犹如一幅构图精美的画作。
环城绿带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上海城市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期,也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向城市外围发展过快,配套压力越来越大。如何阻止无序扩张?一些学者提出借鉴国外“环城绿带”的做法。1995年的数据显示,上海绿地人均面积只有1.69平方米,建造环城绿带也可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按照规划,环城绿带边线明确,全长98公里,总面积 6208公顷,无论如何调整,这两个指标绝不允许改变。而在宽度方面,由于各处情况不同,少则100米,多则500米甚至2公里。由于绿带基本和外环重合,也被称为“外环绿带”。
二十多年来,环城绿带建设从未停歇。到2017年底,98公里长、100米宽的核心绿色屏障已基本贯通。按照新的规划,绿带建设将在这一基础上营造“环城休憩绿地带”,实现全线“还林于民”。
徐浦大桥引桥旁的绿地布局合理,俨然一个小公园。
绿地中点缀的各色雕塑作品,为城市景观增添了一抹亮色。
环城绿带建设还串联起沿线的大型公园和绿地,如位于三水交汇处的滨江森林公园、城市北端的顾村公园、西南角的闵行体育公园等,都已成为市民的休闲场所。除此之外,有条件区域还将实施绿道专项建设,对沿线植被和水体进行改造,同时完善健身园、步行道、骑行道、球场、水岸码头等配套设施。今后,市民可借林荫绿道,穿行于密林、水系或湿地中,春赏繁花,秋观彩林,寻觅城市公园少有的乡村野趣。
(摘自2018年7月17日《文汇报》 记者赵立荣摄影报道)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